窗,他运转九息服气神通,海量星辰精华与月华倾泻而下,被吸收炼化,化为法力,滋养元神。
直到东方既白,又吞噬半个时辰朝阳紫气,玄明才关了天窗,张开道图,包裹八卦炉,先投入混元大道初始阶段的太极法则,阴阳归一,洗练白骨丧钟;后精益求精,投入深层混元大道的归元法则,将白骨丧钟上邪门符文给化去,只保留最纯粹的能量。
此时,白骨丧钟内外澄净,宛如被打磨百年的珍珠,绽放灿烂光华,灵魂法则也返本归元,少了花里胡哨的旁枝末节,尽管更单一,可效果也更纯粹。
———
炼器室内,火浪翻滚。
玄明打开八卦炉,陆续扔进去三十六口青铜大钟,下山化缘前,他曾嘱咐求真观众真人,令他们与众多道观交换晨钟。
至少得是建观三十载、有入道真修坐镇的道观,晨钟常年受道气滋养,终年于破晓时分敲响,才具备灵性与醒神之能。
这三十六口晨钟便是由此而来,当然,顺便也交换了三十六面暮鼓,被玄明暂时放着,留待以后使用。
三昧真火威力不俗,可在玄明登峰造极的控火神通下没有将晨钟烧成灰烬,化为众多青铜液体,在八卦炉中流动,被真火反复淬炼提纯。
他还投入众多清心醒神的灵材,与青铜液体融合,待火候足够,玄明牵引提炼了九九八十一次的青铜液,浇筑到白骨丧钟上。
同时双手如穿蝴蝶般打出道道法诀,刻画众多符文,凝成种种禁制,组成座座法阵,主要针对神魂,依照白骨丧钟原先特点,侧重攻击与辅助。
玉骨为里,青铜为表,灵魂法则为核心,白骨丧钟初步转化为青铜钟后,八卦炉内武火转文火,缓缓煅烧青铜钟。
朝引紫气,夜采月华,玄明借日月阴阳增强铜钟灵性,提升其品质,玉骨为灵材,青铜为凡俗,在阴阳玄机滋养下于钟内形成一个特殊两仪图,达到微妙平衡。
只是还不够,玄明以指为笔,运转《清净诀》,在铜体上勾勒篆体云纹,书写《清净经》: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前世时,他便对道家文化颇感兴趣,翻阅了众多道经,了解了不少传说,闲暇时曾游览老君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等道家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