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讲课的节奏挥洒自如。
无疑赵远凭着一堂课就征服了高一(一)的同学。也让班主任大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
叶梧桐虽然前世对赵远有那么点想法的,但随着时光的淘洗。赵远也只是她人生路上看过一景,相遇过,然后各有各的旅程。
今生再会,也只是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相视一笑而已,同样是人生一景。
……
转眼就是中秋,除了打月饼的习俗外。梅市这边还有做米糕的习俗。
姥爷一早去弄了米粉,回来后上锅一蒸。再和了糖还要拌一些桂花,再把和好料的米粉压进糕印里面。
姥姥家的糕印有四块,每块八个图案,一块是花草,一块是动物,还有两块就是人物。俱是十分精致的图案,是姥爷的师傅当年亲手雕的。
米粉压实之后,把整块糕印往案上一反拍,一块块做好的米糕就从糕印里拍了下来,这时候的米糕甜软喷香,一般要摆摆,等凉了之后就没那么软,但很松,老人平日没事就喜欢拿这搭搭嘴。
屋檐水滴答滴答的落在石阶,今天下了一天的毛毛雨。
大院门吱呀的一声被人推开了,进来的是几个年轻人,叶梧桐从屋里探个脑袋出来,居然是学校里那几个实习老师。
“赵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叶梧桐好奇的问道。
“中秋节放假,我们听说梧桐里这边有个凤凰祠,就过来看看,看这大院也挺有古味的,便进来走走。”赵远道,又看着叶梧桐,觉得这个女同学挺有缘份,似乎到哪儿都能遇上。
“阿姨,这是在干什么?”几个老师看着江家人在打米糕,也好奇,这个他们家乡没见过。
“来,尝尝。”听说是桐桐的老师,姥姥连忙拿着糕点和月饼往几人手里塞。
“阿姨,我尝两块就可以了,不能收,收了那就是犯错误呢。”赵远连忙道,姥姥她们那一辈子人对于犯错误格外敏感,一听怕要犯错误,便不在硬塞,只是一个劲的叫几人吃。
几个老师吃着米糕,另外再过了一把手瘾,拿着糕印拍下米糕,俱是大叹,今天来对了。
“叶梧桐,既然你家在这地儿,那给我们介绍介绍,说道说道。”赵远道。
“那成。”叶梧桐点头:“那我今儿个就做一回导游。”叶梧桐说着,还回屋里拿了相机。便带着赵远几个出门。
先从梧桐里的长街说到崖山后人,又从梧桐里的凤家说到了瘸腿抗匪的老人,再从阿春婆的早点摊子说到了凤凰祠那天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