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剃度过程当中,是由天行作为带领。故而他率先答道:“天行。”
心慧又道:“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汝今能持否?”
一辈子都不得杀生,这是沙弥戒律。如今你能保持么?
这样情景,让天行不由想起了李连杰那部《少林寺》当中的场景,虽然他也很想拉风的说一句:“杀心可息,匡扶正义之心不可息!”但想想此刻自己的年龄经历,还是老实一点最好了,故而道:“能持。”
之后心慧又问:尽形寿不偷盗,不**,不妄语,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共十项戒律。
天行则是一一答曰:“能持。”随后,心慧问其他沙弥,众人依样回答。
之后的流程波澜不惊,一切按部就班,天行麻木的进行着这一切,不过他的脸上倒是一片肃穆,丝毫显内心的不满。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剃度并没有点戒疤这一传统,真正的点戒疤是从元朝开始的,天行因此少受了一次痛苦。
等所有的程序结束,已经的晚上了,天行跟着心明一同往后山而去,直到此时,天行才真正有些小激动,不过并不是因为他成了和尚,而是因为他终于拜师了,也就意味他将要学武了。
天行自然知道,像七十二绝技、易筋经什么的根本不可能教他,而他对于少林寺的基础拳法也没什么兴趣。但他同样清楚,眼前的心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那可是和王重阳不相上下,最后创出九阳神功的奇人!心明显然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至于他之前的师门、武功,天行无从知晓,但也绝对不简单。天行真正想要学的就是这样的武功。
原著当中,心明应该是没有收徒的,所以只能将神功写在了《楞伽经》,后来落在了与他相熟的觉远手中。现在他既然收下了天行,没有道理不传授绝技给他。
天行想到这里不由有些兴奋,对着身前心明说道:“师父,从今以后我就是您的徒弟了!”
心明微笑道:“怎么,你很高兴么?”
“额,徒儿今日皈依佛门,又拜入师父门下,自然是高兴的。”
“呵呵,这里就你我二人,你也就不必在做戏了,为师难道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么?”
天行尴尬的笑道:“师父,什么都瞒不过您老人家,徒儿是想到能够跟您学习武功,所以才高兴的。”
心明听了,也不责怪天行,反而说道:“那你为何想要学武呢?”
天行一愣,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