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张耙子的大军将要气势汹汹地席卷整个宿松捉乱匪之时,宁王不早不晚地赶了过来,东拉西扯的总算是将大军给按在了原地,张耙子不敢直接顶撞宁王的意思,只得先派人扑步了大营的火势,重新驻扎了下来,暗中派人四散而去,打听这群劫掠大营的‘土匪’。
谁知道这宁王却像对张耙子关爱有加似的,这些天一直都将张耙子带在身边,说既然现在土匪已经被驱散了,也不能说是完全就没能达到圣旨的要求,他宁王也会为张耙子向皇上说说好话,让张耙子不必过于担心,张耙子信以为真,乐得在宁王身边伺候得无微不至,就连倒洗脚水此类的下人做的事他都抢着表现一番,只是他不知道,朝廷里弹劾他的折子已经像雪片一样堆在了正德皇帝的龙案之上。
趁着张耙子被宁王缠住的这些日子,彭乾羽派出了所有的衙役,一面安抚着被散落在座山周边土匪袭绕的百姓,另一面则又以县衙的名义四处散布消息,告诉那些散匪,承诺招安的意思不变,只要现在肯停止一切袭击百姓的不法举动,就仍按先前的条件给他们优待,还他们自由之身,但几天下来竟无一个土匪出现,这一点彭乾羽早就料到了,张耙子的大军让这群土匪彻底的寒了心,估计现在彭乾羽这个县太爷做的任何承诺在土匪眼里都无足轻重,张耙子的大军还在宿松驻扎着,再出来谁能保证不又来一次大围剿,只怕现在也只有先找到凌丹。让她来召唤这些散匪。但最重要的是要将张耙子的大军挤出宿松。
这些天彭乾羽忙前忙后。把自己如何招安,招安之后如何安置土匪,这些事的细节一一由李师爷写成折子,上报皇帝,又将为了能彻底解释数百年来座山匪患之事也向皇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便是利用座山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办石矿加工厂,把所有的土匪和全县游手好闲的人全都安排进矿厂里做事。矿石厂所得的利润直接由所有矿工持有,官府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进去,朝廷只是在这里面收取应当的矿税便可,这样一来既保持了矿工的积极性,也为宿松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反正座山已经在那么里闲置了几百几千年,不开发那绝对是浪费资源,真正的利国利民之举。
在等待朝廷回复的日子里,彭乾羽让李忠把从张耙子军营里搜出来的几十万两钱粮全都藏在了江家渔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不留下那是傻子,但李忠还是不能露面。在张耙子没走之前,他是不安全的,还得继续留在渔村。
座山之战后,遗留在座山脚下张耙子来不及运走的土匪的赃银彭乾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