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知县突然暴毙后,按照律法,徐州刺史派户曹参军来衙门轻点各仓名目,只有清点正确,和账目完全一致,才能贴上封条,等待新上任知县清点。”
“本官知道,户曹曹军只有清点正确,和账目一致,才能和衙门的县丞、主薄一同贴上封条,这是为了公平公正。你刚说有人敢拿,是否是有人私揭封条,潜入银库盗取银子?”张浩然问道。
孙策苦笑道:“大人啊,要是盗取库银,那就是好事了。为了杜绝监守自盗,库房的人员最多,而且身世清白,多班循环检查清点,是不可以出现私揭封条盗取银子的,更何况私盗银子,就和账本有出入了。大人听我慢慢细说。上任县令暴毙前,正值夏末多雨,洪涝严重,有些贫苦的村子颗粒无收,当时县令就想从银库中调出一些银子救济灾民。这事和县丞、主薄等人商议后,一致赞同,碰巧当时银库内还有交税剩下的一些银子,就这样,银子取了出来,一共五千两,出库证明,签字,都有的,手续合法。但是后来县令暴毙,突然去世,灾民救济也没有进行,但五千两银子却没有交回银仓,而是在县丞那儿。”
张浩然一听,顿时笑了,道:“也就说县丞假公济私,贪了这五千两?”
孙策唉声叹气道:“没错,这件事本就不隐蔽,但是上次户曹参军来轻点账目时,对于这五千两银子的支出,没有过问丝毫,当时下官想说,但以为县丞会接替县令一职,怕多说被他报复,所以便没说。”
此时张浩然才算明白。
按照孙策的意思,现在各仓明细和账本没有出入,张浩然就算清点各仓,也发现不了任何的贪污情况。但是,五千两银子被支出而下落不明,一检查支出记录,就有问题了。
银子支出、使用要有明确的记录,用多少,如何用的,剩多少,在哪里,都有专门的书吏记录的清清楚楚,要有各村、乡、里的签字,很难造假,用以监察。现在五千两银子被取走而没使用,这和张浩然并没有多大关系,却对于孙策来说,却是**烦。
他身为东厅县尉,职责有失,乌纱不保是肯定的。当然了,县丞和主薄也脱不了干系,银子在县丞手中,主薄负责检查本县官员却知法犯法,他俩也难辞其咎。
但是,人的贪念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应了那句话,三人一凑胆大天!郭汜以为自己能接替县令之职,再加上孙策和主薄都有责任,没事都没事,要完蛋都完蛋,于是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这银子扣了下来。
怪不得孙策不敢把这事说出来,虽然他没拿一分钱,但他也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