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是在他取得他令人瞩目的功绩之前,进行对法国的改革,因此他的改革在面对贵族和宗教的问题上,充满了妥协性。与之相伴的就是法国民众为了路易十四的战争承担了苛捐杂税,但是却没有获得任何的利益。。因为本该分给他们的利益都被那些贵族主教取得了。否则,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每年所花费的法国一半的财政收入,都是被那些居住在凡尔赛宫的庞大的贵族和路易十四本人所挥霍掉的。这笔钱如果用在法国老百姓身上,那么还有谁会在路易十四死后反对波旁王室呢?
而彼得一开始就是依靠战争和全国的支持,击败了索菲亚成为沙皇的。而之后的击败土耳其的战争,也让他获得的绝无仅有的空前的威望。因此,对于贵族宗教,彼得可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同时,他本人来自后世的理念也让他并没有现在的欧洲君主的观念,他是一位懂得善待百姓的君主,也是认识到只有依赖于受他统治的并从他统治中受益的平民百姓,他的统治才能稳固,他的所渴望建立的霸业才能有足够的实力推进。
路易十四不是那些昏聩的君主,自五岁登基并饱受宫廷阴谋和法国层出不穷的暴乱折磨的他,很是少年老成。受于时代所限,虽然他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彼得的一些政策,但是仅仅彼得所建立的成绩就已经很好的说明了他是一位伟大的沙皇,也是一位强劲的对手。
不过对于路易十四来说,彼得的俄罗斯所对他形成的威胁,也仅仅只是他那战斗力颇为不俗的军队。他所担忧的也仅仅只是在第二次法荷战争期间,荷兰从俄国得到的战斗力颇为不俗的陆军的支援,仅此而已。
就目前来看,除了俄罗斯内阁的几位高官,了解彼得的西进方针。包括路易十四这样的优秀国王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都从未想过彼得一直觊觎的扩张方向会是欧洲。这就跟当时刚刚从内战中挣扎出来的俄罗斯人,对于彼得的土耳其攻伐的目瞪口呆一样,是根本没有办法想到的。
在路易十四的认知中,彼得的扩张方向也仅仅只会是土耳其或者东方,至少在它与荷兰决裂之前,是绝对不会和瑞典开战的。而且路易十四也不认为俄国短时间内有足够实力对抗瑞典。事实也正是如此,原来历史上,彼得和瑞典的北方战争,可是打了足足二十年,这还是在俄国有盟友而瑞典孤身作战的情况下。北欧霸主,可不是说说的。
因为路易十四对于彼得的误判,认为彼得将来能够给他造成的麻烦也仅仅只是对于荷兰的陆军方面的支援,并没有对于欧洲的野心和支持他的野心的实力,因此他作出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