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火,将伊斯坦布尔港口包围起来。熊熊燃烧的火焰,弥漫四处的黑烟,彻底把这座千年古城陷入地狱般的境地......
十七世纪的船只还是木质的。虽然造船厂造船时会选用寒带或亚寒带的坚固结实并且树龄年份够的木头,但是木头毕竟是木头。船只常年泡在海水里,不仅仅会腐蚀木头本身,生活在海水里的各种微生物和动植物更会把木头当作养料啃食。为了尽大可能的延长这些船只的使用寿命,保护脆弱的船体。工匠们会在船身涂抹油脂,这样可以避免海水渗透。刷上具有毒害作用的油漆,这样可以降低微生物的生存率。
然而,油脂和油漆,却又是易燃物。再加上船本身又是木头做的。因此,火焰对战船的危害性可想而知。因此,在十七世纪的海港,防火至关重要。然而,如今,整座港口,早已经欲焰滔天。
北风,依旧是北风。这方向极大的促进了火焰的燃烧。土耳其的军港,早就警钟一片了。像是教堂里的大钟,被土耳其士兵敲响了,接着,远近各处分布的警钟接连响起,连成一片。整座伊斯坦布尔,从睡梦中起来。俄国人,来了......
土耳其的主力舰队的海军大将,还在参加城内的舞会沙龙。许多海军高级将领,也还在伊斯坦布尔的城内,或舞会,或情妇,或安然入睡。
伊斯坦布尔熊熊燃烧的大火,无疑加速了这种混乱。士兵找不到长官,长官找不到士兵,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个能做主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然而,俄国黑海舰队五年磨一剑,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进入此地,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日。他们可不会等土耳其人调整好了再来打。痛打落水狗,从来就是古今中外不二法则。
远处,布德尼科夫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伊斯坦布尔的大火愈发炽烈,他已经不用望远镜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了。
“参谋长阁下。命令各舰靠上去,对港口进行炮击,优先打击敌舰和岸防炮。命令海军陆战旅登陆,大炮记得掩护海军陆战旅的行动。”
米哈伊尔接收到命令,立刻离开了。这种将官独断专行的风格,是彼得带入俄军的。俄军在战前会做好计划,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提倡民主。然而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战机稍纵即逝,情况复杂,因此长官拥有绝对权威,下级无权干涉只能执行命令,否则长官有权制裁下级。
至于里面有没有长官的命令错误,官报私仇,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切,只能够战后去军事法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