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浪静起来。
一波信使踏着快捷的步伐,敲开了维也纳皇宫的大门,一封战况报告送到了刚刚入睡的利奥波德的手里。
大捷,俄国消灭了五万土耳其人,再加上土军之前攻城战的损失,土军只有二十余万人。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支国都被敌人攻占.士气低落的军队。
利奥波德立刻从懵懵懂懂的状态中清醒,立刻叫道:“把内阁所有大臣召集起来,我有重大消息宣布。”
原本这封信应该先送到内阁去的,但是因为事先利奥波德的吩咐,所以这封信首先送达到利奥波德处。
维也纳的大臣们先后陆续到达,等所有人集合完毕,利奥波德一世公布了这个消息。所有的大臣们顿时嗡嗡地议论起来。
利奥波德显得意气风发,之前他就说过要加入这场战争,可是这帮家伙不支持自己。现在,这份俄国的捷报顿时把这帮家伙打醒了吧。
如果在之前战局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奥地利参战,那么战后自然可以得到大量的利益。但是他们没有参战。现在战局明朗,他们再加入进去,那么战后的谈判桌上,就少了很多筹码。依据对于战争的贡献而分配战利品,那么奥地利的理应获得的那份利益自然缩水很多。
在经过讨论之后,奥地利君臣上下很快达成共识。他们决定参加这场“抗击异教徒弘扬上帝荣光”的正义之战。
维也纳宫殿派出两拨侍卫,他们各自将居住在城内的俄国外交大臣和波兰王国的使者邀请进来,一同商讨这场战争的细节。
经过一番长途拉锯,三国达成共识,拟定了一份同盟条约。俄国外交大臣代表沙皇彼得一世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也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而波兰国王则要等到扬·索别斯基的到来以后签字。
俄奥波三国初步达成同盟,消息很快传到土耳其。正在试图收复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苏丹大惊失色,立刻命令驻扎在巴尔干半岛的四万土军就地组织防线。同时命令库巴地区的二十万土军全军撤退,十万人在俄土边境组织防线,转攻为守。另十万人由主帅托克力亲王带领开向伊斯坦布尔,收复伊斯坦布尔后进入巴尔干半岛抵御即将到来的进攻。
同盟条约的达成以后,波兰国王的使者返回华沙,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波兰国王。奥地利也开始正式抽调驻扎在各处领地的军队。俄国外交大臣也返回俄国。
1682年8月28日,波兰国王召集全国贵族,宣布同俄国和奥地利的同盟,各个贵族出兵出钱,组建了三万波兰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