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努力数年之功,他们可以说是把所有的意外和步骤都考虑到了。而这,也是参谋本部成立以后的主要工作。
无论俄国民众发现了怎样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战争谋略已经从依靠单一的某一个或几个所谓的名将决定的时代,已经开始进入到团结更多人智慧的事先合理的预测和安排的军事计划,而这个改变对于时代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超越。而今后同俄国作战的西方诸国却因此吃了巨大的亏,因为类似于俄国参谋本部这样职能的部门,在西方诸国连这样的概念都还没有提出。
无论怎样,现在已经改变不了彼得决定尽快解决的这场战争的愿望。
第二年春天的到来,春暖花开之际,正是赏花踏春的好时节,然而莫斯科堡却是磨刀霍霍。彼得下达了新的命令,新近成立整整一个冬天都在训练的俄国第四第五第六师团以及补充休整完整的第一第二师团,十万大军即将增援俄土战场。
1684年六月至七月,前线的俄军拥有超过了史无前例的庞大兵力,近卫师团.旅卫师团六万大军,五个完整的师团十万人,以及一直重新补充完整的胸甲骑兵旅八千人,三个哥萨克骑兵旅二万四千人。总计十九万二千人。
而他们的对手,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却是没有得到足够支援的不足八万人。
因为土军接到严令,已经在俄军身上吃了数次亏的土耳其人,显然不会再轻易地与俄军野外决战,决定死守城池。因此,整个六月至七月,一直不断被彼得催促的俄军进行了数次规模巨大的攻城战,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前线告急。
远在巴尔干半岛,早已经被这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拉锯战折磨的苦不堪言的联军,也是心领神会地在巴尔干半岛进行了数次巨大的决战。土耳其巴尔干半岛前线告急。
七月底,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军力尚有八万之众,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军力也只有不足四万人。最重要的是土耳其军队已经普遍存在厌战情绪,而苏丹政府也因为伊斯坦布尔的国库被俄国搬了个底儿朝天而凑不出钱,如今苏丹已经下达了数次全国征税的命令,显然在两个战线都维持一支庞大军队的土耳其,已经吃不消两线作战。
于是,顺理成章的土耳其要求开启谈判。显然打不过敌人,就要有谈判被敌人剥削的心理准备。其实这并不可耻,这是成熟的政治家做出的理智的选择,大不了来年我努力改进重新再来。像那些军国主义政府,破罐破摔死不投降,最后只会把自己国家拖入崩溃的深渊。
因为土耳其的屈服,在巴尔干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