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说道:“也许殿下愿意听我曾经的一些经历,我想应该会对您有帮助的。”
奥古斯特瞪大了眼睛,似乎很高兴。毕竟彼得治理下的俄国逐渐繁荣富强,欧洲诸国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们可能不屑于彼得的年纪,但确实是不得不重视彼得所取得的成绩。这样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君主教导一些治国经验,显然是很珍贵的。
欧洲文艺复兴才没有多久,并不像中国那样有着严格的皇家教育,欧洲的王室教育很简单,与中国的皇子每天天不亮就要上学并且还是有着丰富治国经验的大臣教导相比,简直是简单的令人发指。前文讲述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他的教育就显然是瑞典王室教育失败的产物,因为他长大以后甚至连字都不认识。
奥古斯特虽然要好得很多,也算是博学多才,但是作为一名君主的教育显然并没有到位。此时的欧洲并没有教导君主如何治理国家的书籍,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准确,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编纂的《君王论》,就是在此领域的巅峰之作,但是这本书毕竟是一百多年前的老古董了,欧洲还是非常缺乏这方面的教导君主的书籍,也缺乏治理国家的理论。
如何治理国家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君主自己的领悟和才能,有时候上一代的君主也会适当的教导。显然,奥古斯特的哥哥突患传染病而意外死去,让奥古斯特措手不及,他也就没有时间来得及学习请教这方面的知识。
因此,欧洲各国为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总是那样少见,这方面的教育的缺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彼得原因教导奥古斯特,让他显得很高兴,再加上他们两人年纪相近,彼得传授经验时的谈吐风趣,让两人很顺利的交流到了一起。就连彼得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的是,他就这样与奥古斯特结下了友谊,双方约定以后保持通信。
两人靠在栏杆上,相谈甚欢,那边的几位也已经解决完食物,在侍从的提醒下,两人结束了交流。
侍从们把餐桌清理干净,彼得四人重新在圆桌坐定,终于开始了这次的会议。
圆桌上摆放着一张局部地图,涵盖着波兰.勃兰登堡.萨克森.波西米亚四国交接的区域。
彼得说道:“最新的消息,波西米亚王国境内原本有四个师团,被我消灭了一个,但是还有三个。奥地利正在积极调动,至少有三到五个师团将被动员,但我并不知道他们到底会派几个增援波西米亚。”
奥古斯特说道:“关于奥地利,我大致收到一些有利于我们的好消息。匈牙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