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2 / 3)

关系,为的就是让巴登亲王看到这里面的破绽,让这两人的部队吸引波西米亚的主力。

柿子捡软的捏,如果巴登亲王以防守为主,那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如果对方胆子够大,想要以攻代守,那么彼得故意留给他的破绽,瑞典和勃兰登堡,自然是首选。

事实上,连续数月的作战,瑞军,勃兰登堡,俱都是筋疲力尽,瑞典国内兵源已经接近枯竭,后力不济,勃兰登堡的国土是主要战场之一,几次大战下来已经哀嚎遍野,士兵的厌战情绪严重,到底还有着多少战力,谁也说不准。

因此,奥地利战争中,刚刚入场的萨克森,以及随着波兰战败,能够直接得到国内补充的俄军,才是主力。

所以彼得故意让瑞典和勃兰登堡露出破绽,吸引巴登亲王的主力,而自己则和萨克森将西里西亚彻底鲸吞。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战斗力不足的军队,就只配当炮灰。

然而情报显示,小本尼迪特和腓特烈同己方一样顺风顺水,那么波西米亚的主力到底去哪儿了?绿山城可是西里西亚北部的要害,西里西亚的几条交通要道的汇聚之地,这可不是说丢就能够丢的。

按理说,防守城市等待援军,或者集中优势吃掉弱势,这才是欧洲将领的一贯常规思路。但是巴登亲王都没有选择,他到底把主力集中到了哪里。

落后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使得彼得只能够扩大搜索范围,并且将俄国布置在西里西亚的有限的间谍网络动员起来,全力查找巴登亲王的主力。而在西里西亚本地势力根深蒂固的羊毛党人,则更加卖命地帮彼得探查消息。

厄尔士多山脉,欧洲有名的山脉之一,平行山脉,相比于高不可攀的阿尔卑斯山,厄尔士多山脉则和蔼可亲多了。虽然道路险峻,路段狭窄曲折,但是好歹也是有着一些道路可以与外界沟通。同苏德台山脉一样,拥有众多丰富的矿藏,并且其优质而易于开采,甚至有着一些裸露的天然煤矿等矿脉,对于波西米亚发达的工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萨克森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厄尔士多山脉还拥有相当储量的金矿和大量的银矿,为萨克森王朝的统治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其山脉中甚至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储量丰富的铀矿,而铀矿正是原子弹的主要原料之一,冷战时期苏联曾秘密在此建设开采基地。

厄尔士多山脉富裕的矿石和几条可以沟通外界的道路,促使波西米亚的工业繁荣进步,后世的纳粹德国正是因为英法的绥靖政策而和平吞并西里西亚的苏德台地区,军工产业大增,随后彻底吞并捷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