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全是他的记录,民间的图编、考源、倭纂、纪略、文集、方志更是浩如烟海。但大家甚至连他的姓都模糊不清,汪直还是王直?”
“后来王直怎么样了?”段三儿小心谨慎的问道。
“王直是被老乡胡宗宪诱杀的。”丁云毅笑了笑:“嘉靖三十三年,东南沿海的抗倭统帅职位落到了徽州绩溪人胡宗宪的身上。和几个前任以剿为主、四处救火不同,胡宗宪上任后决计剿、抚并施。并把最大的目标毫不迟疑地对准了王直,面对茫茫大海,他冷静地发出这样的声音:‘海上贼惟王直机警难制,其余皆鼠辈,毋足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段三儿茫然摇了摇头。
“同为徽州人,胡宗宪对于他的倭寇老乡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王直骨子里还是一个商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海上财富梦被战火毁于一旦。更没有与大明王朝彻底决裂的勇气,用招抚之计完全可行......”丁云毅冷笑道:
“嘉靖三十四年,胡宗宪派特使蒋洲、陈可愿远赴日本说降王直。这是一次艰难的万里劝降。历经千辛万苦,两位使者成功到达日本,见到了王直。很难想象王直第一眼见到两位朝廷特使时的复杂心情。但是很快。冰山化冻了......
除了许诺免罪,胡宗宪手中还有张王牌,王直的老母和妻儿。一上任,胡宗宪就意识到王直家属的利用价值,把他的老母妻儿从金华的监狱里释放了,安置在干净住宅中监视居住,在生活上给予优厚的待遇。一直以为家人早已受株连的王直得知亲人无恙,顿时喜极而泣。”
丁云毅在那稍稍停顿了下:
“王直对两位特使诉苦道:‘我本非为乱,因俞总兵图我,拘我家属。遂绝归路。’一直到现在,王直还深恨俞大猷,可见俞大猷在烈港的那把大火,在他胸中从来就不曾熄灭。投降可以,但是有条件。王直派养子王滶护送陈可愿回国面见胡宗宪。明确无误地提出了投降条件:‘乞通贡互市,愿杀贼自效。’这就明摆着要求,我要成为红顶商人。胡宗宪满口答应。”
“就这么答应了吗?”段三儿有些奇怪。
丁云毅淡淡说道:“王直之所以答应投降,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根据地已经不稳了。当时日本九州的强藩岛津贵久崛起,开始平定南九州,已经占领大隅、日向两国的大部分......啊。就是现在我们攻打的岛津家......身为‘唐人’,王直在九州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加上连年对抗明朝,兵员和财物的来源日益减少,就连王直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