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回。
很多人都说,后四十回衔接上不太好,在一些情节上有疏漏,怀疑是高额续作,认为是狗尾续貂之作。
其实错误了,后四十回的确是曹雪芹写下的,只可惜了这是草稿而不是定稿。
草稿的质量,自然是比不上定稿了。
而草稿最大的特点就是凌乱,很多的女主角都是有多个结局,而贾宝玉也是有多个结局。究竟是哪个结局最好,曹雪芹也没有定稿,只是留下了想法,留下了草稿而已。
而高鹗从草稿中,从几个不同的结局中,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结局,于是就是后四十回。
而到了这个位面时,李清在写后四十回,舍弃了高鹗版本的结局,而是从曹雪芹的那些草稿,那些想法,那些不同的结局中,写出另一个大结局。
他写的红楼梦结局,已经与高鹗版本的大不相同。
最典型的,就是三个女主脚的结局。
“贾宝玉,是一种社会的悲剧,首先说他是一个好人,心地善良,一生没有做过坏事,也没有虐待丫鬟,比起贾琏,贾赫等败家子,仗着家族权势,欺男霸女,为害社会之辈,不知好了多少倍!”
“小说中,贾宝玉可以说是才子,诗歌歌赋都是出众至极,好似唐伯虎,柳永等风流才子。当然了,贾宝玉,比起唐伯虎,柳永,家世要好了很多。正所谓的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很多人都要参加科举,从而做官!”
“贾宝玉是才子,才学出众,又是有着家族的背景,若是参加科举,可以轻易的当官,官运亨通。可是书中,贾宝玉却是厌恶当官,厌恶八股文。这里厌恶八股文的本质,就是厌恶当官,因为他觉得科举当官,是肮脏的,是污秽的,骨子里厌恶至极!”
“社会是肮脏的,官场是污秽的。面对此情此景,一些人和光同尘,加入污秽中,加入肮脏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好似贾雨村;一些人,选择了抗争,与整个污秽的社会对决,与整个肮脏的社会对决,好似时代的斗士,如海瑞,如岳飞,如张居正,如王安石。只是海瑞也罢,张居正也罢,王安石也罢,岳飞也罢,注定是悲剧的,被整个时代,整个官场辗压成碎片。”
“还有一种人,是隐士,如陶渊明,如唐伯虎,如柳永。社会是肮脏的,就远离社会;官场是污秽的,那就远离官场。他们是才子,是有才学的,可是当官不需要才学这东西,需要的是卑鄙无耻!”
“而贾宝玉,就是第三种人!”
“想要理解贾宝玉的形象,最好是理解一下唐伯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