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舟,不进则退,保不齐哪天段宇钟真的开窍了,那高氏可就危险了,毕竟没有哪个聪明而又实力强大的人甘愿当傀儡。
因此,这次苗疆军队大举出动,进攻盘王部,虽然盘王部理论上还不是大理国的子民,战争也还在境外;
但为了发挥他擅长的文治武功,为了与段宇钟争夺在乌蒙三十七部中的威望和影响力,高升泰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动了10万大理国精锐。
为了万无一失,他让十万精兵去对付十万全民皆兵的苗疆乌合之众还觉得不保险,自己也亲自出马了。
再说,他们高氏与段氏明争暗斗了几十年,当段宇钟放弃一切权力后,却仅凭降服蛟龙这一秀个人武力和个人魅力的事件,就让他在大理国民众心中的皇帝地位稳如泰山。
逼得志向远大的高升泰,也只能想方设法秀个人魅力,而抵御外侮和开疆拓土,无疑是大涨威望的好事。
恰好,苗疆虽然名义上属于大宋,但其民桀骜不驯、其地穷山恶水,大宋也一直为之头疼。
加上现在大宋因为王安石变法而陷入党争之中(历史有强大的惯性,这个时空,尽管段宇钟已经改变了很多历史,但王安石变法这个大事还是发生了),想必也无暇顾及苗疆。
而不必考虑大宋,那么苗疆对于大理国而言,就是个软柿子,而苗疆主动进攻大理国的盟友,大理国出兵,也有道义的优势。
因此,高升泰就带着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远征苗疆了。
本以为这是一趟“牛刀杀鸡”的轻松旅程,没想到一个月后,噩耗传来,10万大军全部被包围在苗疆,危在旦夕,高升泰不得不向段宇钟求援。
本来按照正常情况,大理**队既保留了蛮族的勇悍,又有封建国家的组织力和精良装备,对付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的苗疆军队自然是毫无悬念。
但高升泰没想到,这个时空,因为段宇钟屡次穿越,并注入大量混沌元气,各种超自然力量层出不穷,世俗战争越来越向着封神演义中的战争模式发展。
很多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都是超自然力量的比拼,却与凡人军队的关系不大。
原本历史上,大理国能立国三百多年,大理段氏绵延四百多年,自有其生存之道,其在修行界的实力也不弱。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大宋和道教的雄起,大理国和大理段氏,就显得相对弱小很多了。
就连因为大宋和道教压力,而往西南地区转移的吐蕃喇嘛教和苗疆巫教势力,都让大理国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