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远就不敢动手了。
这,算是奴□?
虽然对史弥远的想法很不以为然,赵莒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很庆幸他这样的思想的。这表示,在自己登基之后,只要不让史弥远察觉到自己对他产生根本上的威胁,自己的生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保证。
这,是个好消息。
果然,到了第七日,史弥远奉宁宗遗召,赐赵莒名昀,拥立其为帝,改元宝庆,半月后登基。
宁宗驾崩得虽然突然,但赵莒的登基大典却看不出半分仓促。真不知是应该夸奖礼部能力出众,还是该感谢史弥远准备得早。
烦琐的大典从天亮一直持续到天黑,身体的僵硬程度让赵莒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变成了僵尸。
好在过程很顺利,让临时突击礼仪的赵莒没有闹笑话出丑。
劳累了一整天的赵莒,直到深夜才疲惫地回到了寝宫,准备休息。
秋月?
赵莒一愣。
她怎么……一起跟进了皇宫?
“皇上,夜深了,歇下吧。”秋月的礼仪很标准。
“秋月姐也辛苦了。”赵莒人畜无害地笑着,“父王安排秋月姐来照顾昀儿的起居?”
“王爷很关心皇上的生活。”
“那朕就多谢沂王关心了。”
先是父子,后是君臣。
不简单的女人,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数呢?赵莒眯起了眼睛。
上朝的时间是很好混的,除了坐着很无聊之外。
赵莒不需要发表任何自己的见解,他只需要在史弥远上奏的时候表示同意即可。
——这确实很轻松,不是吗?
“……皇上以为如何?”史弥远看似恭敬有加。
“史相所言甚得朕心。”
——看,多简单?
赵莒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对史弥远有一种莫名的依赖。虽然史弥远对他的表现有很深的怀疑,但时间久了,也渐渐地习惯,甚至慢慢对赵莒放下戒备。
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它弊的一面也逐渐显露出来。
昏君。赵莒知道宫人私下的议论。
呵,赵莒想笑。这么小就宠信,或者说是完全信任奸臣,不是昏君又是什么呢?他们也没有说错。
宋朝,真是个神奇的朝代。畏惧皇权,却仍然敢私下议论。
如果可以,赵莒真的想做一个昏君。不用担忧国家命运安危,不用*心民族未来……可是,他做不到。学生时代,正是满腔豪情难以平复,正想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