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弥补,几辆车基本上就没有挂空的时候。
哪怕是返空回来也会想方设法接点儿零活,雄心勃勃的蓝海和沙正刚已经在酝酿进一步扩大规模了。
沙正阳让他们辆稍微缓一缓,等到下半年间气候进一步好转,大下海时代的来临,金融机构也开始配合放松银根的时候,再来考虑。
滩河镇那边的砂石运输业务,沙正阳也专门打听了一下,的确有些乱,但业务量也很大,不过最终沙正阳还是制止了沙正刚的冒进,在这边业务还足够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掺和那塘浑水,至于以后,那再说。
“正阳,你弟弟心思野,你可得要替我们看着他。”沙母看着沙正阳,似乎已经有些感觉了,“再怎么他也得要个铁饭碗,哪怕是教书,每个月都能有固定工资,看看蓝海和朱一彪他们几个,现在还在吃家里吧?蓝海他爸人家开小车,汉化总厂收入高,朱一彪家里可是够呛。”
沙正阳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来开这个口缓颊,现在要说沙正刚不打算要工作了,自己还支持,只怕爸妈再信重自己都得要翻脸,所以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再说了,沙正阳的意思也是让沙正刚先到分配的单位去适应适应,真的觉得无法适应那种生活之后,再来考虑出来。
“妈,放心吧,我会帮你们盯着,正刚也不是没脑子的人,最后选择怎么做,肯定会考虑清楚。”沙正阳含含糊糊的应道。
家里这些事儿也不省心,沙正阳觉得自己哪头都得要盯着,真有点儿充实过度了。
冯子材的第二本书也已经正式付诸印刷了。
比起第一本试水之作来,处理第二本作品时冯子材就要有经验得多。
他没有接受对方的按印数来计算版税的建议,而是仍然选择了一次性卖断,无他,印数对于这些书商来说要做假实在太容易了,你根本无法掌握真实的印数,所以目前仍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冯子材果断的选择了卖断。
不过价格上已经比第一本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七万五千元,几乎翻了一倍,仅限于大陆简体的版权。
获得了这笔钱的冯子材对于书商从买书号到印刷再到寻找下线书商销售渠道的整个流程已经了如指掌了,虽然要想打入这个行业还得要花费一番心思,但是却算是打下了基础。
冯子材已经下定决心从第三本书开始,他就会自己去运作自己的“作品”,让其真正成为自己在商场上攻城略地的第一块敲门砖。
雷霆那边则早已从深圳股市收手了,不得不说这个家伙在这方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