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坂本这个地方也是考虑了很久,既能发挥经济优势,又会遇到必然绕不过的发展瓶颈,不扩张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威望和家臣团的欲望,逼迫吉良义时作出应对。
这个应对也就是新的一卷,越后卷。
不是畿内不好,也不是舍掉基业不要,以畿内的情形,留着主角就是浪费,坂本城下町基本做到极限了,再发展也就和堺町类似的情况,绝对不会再有三个月一个小变样,一年一个大变样的景象。
在畿内留下来明显是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在阴谋以及救火中徘徊,畠山六角战三好,你不去行吗去打合战赢了不见得给你多少,输了把自己给搭进去。
最后就只能学六角家那样离远点打酱油,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主角跑远点,将军叫坂本出兵,就以主角的命令为借口,只卫戍京都其余不问,打生大死与两郡何干
保住淀川、琵琶湖的经济命脉,维护坂本在畿内的经济中心地位最重要,这一点不用主角交代,留守的武士也要看护好,没有这份基业他们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六角、浅井、比叡山,甚至三好、幕府都有可能来割肉,他们没有卖队友的资本,离开吉良家的大旗,会被贪婪的大鳄吃的连渣滓都不剩。
再说留在近畿附近的问题,足利义辉已经开始堤防、压制主角了,这是他学习权术的开始,安逸而又无法发挥权力的生活很滋生不满情绪。
当年细川晴元自诩是幕府的保护者,六角定赖也自诩是幕府的保护者,让足利义辉的童年过的很不愉快,几乎每次保护他们的人一跑路,被保护的将军就要跟着逃跑。
而且最要命的是细川晴元觉得自己有恩于幕府,事事都想拿捏幕府一下,再加上自己是管领,幕府的事就没有他不能过问的,引起足利义辉极大的逆反心理。
所以历史上足利义辉对三好长庆这个“保护者”充满了憎恨,细川晴元好歹是足利家的亲族,三好家可什么都不是也要来做保护者,这让他怎么能受了。
吉良义时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他很乖顺,让足利义辉觉得自己可以掌握住他,但又对他的军事才能以及谋略感到忧心和堤防,更担心这个上総足利家不会甘心做一个简单的“保护者”。
因为吉良义时对足利义辉多次提出管领代甚至管领的赏格全部予以拒绝,这让足利义辉乃至幕府众很担心他的意图是什么,这就有点像当初的织田信长,管领代不要、管领又不要、副将军还是不要,足利义昭就迟疑了,你到底要什么是要我脑袋上的位置,还是要我的项上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