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
邓光龙盘算着这事到底跟谁有关系,邓光龙绞尽脑汁在想,“蒋委员长?肯定不是,蒋委员长不会这样做,对于中央直属部队,蒋委员长从来没有发过这样的军事命令。唐生智?这倒是有可能,虽然他是南京卫戍最高长官,但以邓光龙对唐生智的了解,其指挥才能只算得上纸上谈兵之辈,当个和平将领还凑合,可真要上战场绝对是贪生怕死之辈。要不是当初第一个叫嚷着‘誓与南京共存亡’,其气势让众将自愧不如,委员长碍于场面才将南京守卫重任交托给他,否则排资论辈,怎么也轮不上他来统帅南京三军。在加上战时部署,邓光龙多次与唐生智意见有分歧,还曾闹过不痛快,但邓光龙还是以大局为重,才屈就听命唐生智之令。”
邓光龙越想越可能,“一定是他。”
不过,这事还真是唐生智一手操办促成的。唐生智自感面上无光,仓皇逃出南京后,一路上他就再想,以后如何面对天下之人,肯定会遭到舆论谴责,言论他的不战而逃。
越想越觉得不能这样什么都不做,等着天下人骂自己,于是,唐生智一赶到武汉,第一时间就去见蒋委员长,希望言明关系厉害,撇清责任。
本来蒋委员长压根就不想接见唐生智,没有直接追责于他都算是顾及了颜面,可唐生智死活要见蒋委员长,无奈之下蒋中正只好在蒋公馆与唐生智会面,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至于谈了些什么内容?没人知道。
可紧接着,最高统帅部就发出了这一席电文。
而蒋委员长没有派遣第74军的俞济时等将领去接应南京逃出的残部,也是考虑他们这些将领是中央军中的嫡系,算的上是嫡系的嫡系。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因素,不少人是蒋中正的亲戚,或是同乡。
而邓光龙个性耿直,十足军人做派,再加上唐生智以性命担保,把桂永清和邓光龙说成大智大勇,为国为民英雄。
使得蒋委员长更加坚定的相信,授此命令,邓光龙等人都会效死命去完成。
此时,邓光龙知道再去向蒋委员长解释,已然来不及,只好率领残部向浦口进发。
……
日寇占领南京城的第三天。
“百人斩杀人比赛”的始作俑者向井敏明和野田岩已经分出了高下,向井敏明砍杀了106人,野田岩砍杀了105人。
日寇随军记者浅海等人还将此次血腥残忍非人道的“比赛”,以图片、文字的方式刊登在《东京日日新闻》上,大肆吹捧帝国勇士的英勇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