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走了进来,将托盘里的咖啡、方糖和一些糕点放下之后
就离开了。
经理对索科夫说道:“将军同志,我就在隔壁,如果您有什么需要,尽管叫我一声就是了。”
等经理离开之后,阿西娅有些诧异地问:“米沙,你认识这位经理吗?” “不认识。”索科夫摇着头回答说:“今天第一次见面。”他说这话时,心里也在嘀咕,难道这位经理以前曾经和自己见过面,否则也不可能对自己如此热情。
至于在自己的记忆里没有这个人,可能是因为自己见过的人太多,一时间忘记了。
索科夫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心里开始回忆关于加夫里洛夫的资料。 在真实的历史里,加夫里洛夫获救之后,的确被任命为西伯利亚的一座战俘营的负责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大规模裁军的缘故,他这样的伤残军人自然无法再留在部队里。他返回故乡后,先后在农场、陶器厂工作过,但都因为曾经有过被俘的经历,而遭到了辞退,以至于这位名校毕业、经历丰富且年近半百的男人
,被迫四处求职,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后来,孤独且贫穷的加夫里洛夫,遇到了一位同样命运凄苦的女性,两个人组成了新家庭互相扶持,他们住在一个偏远的破土坯房里,没有子女陪伴。就这样生活了几年后,加夫里洛夫得知自己前妻还活着的消息,立即赶往别列斯特州的残废人之家,将自己的前妻接了回来,并与现任妻子一道,共同照顾前妻,直
到她去世为止。 真正改变加夫里洛夫命运的,是一位叫谢尔盖?斯米尔诺夫的作家,此人喜欢研究卫国战争史,在翻阅历史档案的时候他注意到了一些幸存者,其中就有加夫
里洛夫。由于布列斯特要塞的资料太少了,斯米尔诺夫想把这些故事尽量挖掘出来,于是经过大量的查找和采访,他写了《布列斯特要塞》一书。 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哄动,布列斯特要塞里的战士们顽强抗敌的故事每个都感人肺腑。很多资料证明,要塞里绝大多数苏军战士都是顽强的,有
些人是至死都没有向敌人投降,而那些被俘的指战员,很多是长期水米不进丧失行动了能力,不得已做了俘虏。 1955年苏联电台播出了名为《寻找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的节目,并呼吁各地民众积极提供线索,从而掀起了全民寻找英雄的行动。而加夫里洛夫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给电台打去了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就是战争中那个被俘的步兵第44团团长加夫里洛夫少校。” 当这个消息通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