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章 京师震动(2 / 3)

在朝鲜设置的汉四郡以后。时常传来倭寇杀人放火的消息,倭寇凶残的形象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热血、精英,汉代同样有心怀家国的仁人志士。他们的代表就是士人。

士人在汉代参与政治的热情比较高,分属于各学派的士人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和对社会时事的关心。他们人数众多,仅仅东汉太学的人员即达数万之众。

汉代士人中的私人讲学之风很盛,门徒弟子也很多,特别在汉代地方藩王和豪强地主接纳士人充当谋臣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私学的发展实际是很快的。

汉代士人是反对宦官集团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针对朝廷漠视倭寇入侵,一心内斗的做法,强烈抨击。张让就是要利用这次的抗倭胜利,缓解士人的压力。

在洛阳承起巷的一座府宅里,装饰布局简谱,却栽种着许多浅色的花卉,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一副吐露着新绿的紫藤架下,一个穿着淡粉衣裙的少女正在看书。

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进了院子,大声地叫到:“琰儿,真是大快人心呀。”

少女正是蔡文姬,今年14岁,瓜子脸,清纯秀气。她看到父亲,忙站了起来,跑过来,拉着父亲的手让他坐下,说到:“父亲,快给我讲讲。”

蔡邕说道:“这次官军真的是消灭了许多倭寇,抓了不少俘虏,还缴获了大炮和很多武器,真是大快人心呀。”

蔡文姬说道:“父亲,都怪你,女儿想去看看,可是您就是不让去。”

蔡邕心道:“那些倭寇的头颅,面目狰狞的,那里能让你看到呀?”他说道:“那些倭寇太过丑陋,不看也罢。”

蔡文姬说道:“您看到了那些英雄们了吗?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蔡邕说道:“不错,很精神的样子。”

蔡文姬说道:“女儿真想去看看这些英雄,为他们弹奏一曲呢。

蔡邕说道:“他们很快就回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与此同时,担任典军校尉的曹操,也十分关注这件事情,他正值壮年,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早就想到辽东诛杀倭寇,然而,由于宦官集团当政,他也是有心无力。

在他的心里,牢牢记住了廖青和太史慈的名字。

北海郡的这次大捷,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极大反响,好评如潮。

廖青这些天十分的风光,他作为北海郡官军的代表,可是出尽了风头。最让他感到荣耀的,是自己居然见到了皇帝陛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