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井、设备井联络道、溜井联络道、切割井、分段联络巷道、回采巷道、阶段运输平巷、割巷道、机修室等一应俱全,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且巷道中很少可见木支护。大多都是混凝土支护和喷锚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式。
这样,更确保了大家的安全,亦可见贺景坤在这方面的专业性。
因为江海对于下矿很感兴趣,留下少林在上边守着以后,江海跟着贺景坤一起下了矿。
顺着人行井下到下面的回采巷道,大家伙儿就分开行动了。这次下来的人除了江海贺景坤之外,其他旷工也都下来了。
因为今天停电的缘故,井下很黑,原本是不准备作业的,但大家看到了希望。就想着多采集一些样
在矿井下,即便是有头顶的矿灯照明,可在这种深入地下五六十米的矿井中,要是胆小的人是绝对会吓尿的。
根据萤石矿业公司的明文规定,凡是下井作业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作业现场,江海顺着倾斜的人行井一直向下走,走到回采巷道时,就按照整个矿井的分布图,顺着回采巷道向最远端的掘进面前进。
萤石矿业公司的工作还是蛮到位的。即便是到了地下的回采巷道,巷道中的情况依然非常不错。别的不说,这些回踩巷道中处理的都非常干净,除了一些不方便运出去的大型设备之外。其他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很少见。
不过越向前走,巷道中就越开始显得凌乱起来,而且让江海有些惊讶的是,这个最远端的掘进巷道并不是一直向下的,而是在触及到最深点的时候,竟然又开始渐渐向上走去。
这种情况很少见。不过并不是没有,因为地下的采掘面是根据矿脉的走势进行开采的,因此一些开采巷道的水平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起伏回抟,都有。
虽然前面江海也下过几次井,不过这个最远端的掘进面却是所有萤石矿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来过的,这次来到这个最远端的掘进面,主要的工作是由贺景坤来做的,江海是在旁边收集贺景坤采集的数据。
下一次井很麻烦的,而且这条矿井在地下绵延了好几公里,最远端的位置光是走就得走将近一个小时。巷道中非常静,两个人的脚步声都能够传出去很远。幸好是两个人一同走,否则的话,一个人在这种漆黑的井下走一个来小时,一般人是很难忍受的。贺景坤对于这种情况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一边说,一边给江海介绍着矿脉开发的工作。
说起来,这个赤铁矿的矿脉在他经手的矿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