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联盟的态度很不一致。
同意的认为这是节制吐蕃犯境的好机会,同时也算是为大唐开疆拓土了。不同意的则认为联盟乃是穷苦之地,有如鸡肋,得之无肉弃之可惜,朝庭还得多费钱粮安抚,得不偿失,国力难支。
事情就在不断的争吵中停滞了下来,唐军和大唐朝野的态度暧昧,这让联盟很有顾虑。生怕象百年前大唐舍弃吐谷浑一样,在关键时刻抛弃联盟重新交好吐蕃,再怎么说唐蕃现在还是舅甥关系,表面上要比联盟亲近。
“尼玛,有钱去搞封禅、盖澡堂子之类的败家名堂却没钱办正事,这算哪门子道理?”高汉对李隆基怨气冲天,“求人不如求己,这才是联盟的自强安邦之本哪。”
其实这一点不光是高汉想到了,联盟的首脑们也都想到了。但是联盟现在有个大问题,首脑太多,人员组成太杂。重压之下为了生存不同部落的人可以联合一致对外,但是重压稍减了呢?
赤德祖赞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军每十天后撤三十里,不主动与联盟交战,坐等联盟生变。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大唐谈判,据说何应虚那个看似荒诞的提议吐蕃有同意的意向,就看大唐能回报多少好处了。
高汉知道那其实就是在扯皮、迷惑大唐,为吐蕃平复内乱争取时间而已,要是能搂草打着了兔子当然更好,这些年周围的国家可没少这样从大唐那里捞好处。
联盟的各部的首脑们加起来有二十多个,也都不是傻瓜,看得出吐蕃欲擒故纵之计,但是这计不吃行吗?联盟的主导权问题是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比晚解决强,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愿意为此积极协商。
所以压力稍减后各部首脑开始谈了,只是这一谈就谈成了一锅粥。
联盟现在总共五大块,东女和西山八国算一块,人口六十万。党项各部加一起四十万排第二,孙波三十万与白兰差不多,飞凤最少,加上来投奔的青壮现在也不过近五万人。
五家里党项的总体军事实力最强,在军权就是政权的雪域现况下,党项最有发言权。孙波和白兰并列第二,各有近十万人马。
东女人虽多但军事实力倒数第一,要不是宾就这回收复了附国人马,使东女人口达到近百万,军队有二十万之众,东方在军事上只能是个协从的地位。
飞凤军扩充了到了一万五千人,一万随联盟行动,五千守家。人虽少,但战力不弱,当然话语权还是最小的。
党项拓跋忠、白兰白兰度、孙波止-东庭这三人都是野心勃勃的主儿,有机会一掌联盟大权谁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