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杖一百。若依式应须遣使诣阙而不遣者,罪亦如之。
对一般人来说这种边官既苦又累还不讨好,但对治国来说这种严密的设置可以快迅传递敌情和传送各种文书,极大地巩固了大唐对边疆的统治。
书归正传,话说北庭一带离葛逻禄境最近的便是西林守捉。
“老天,葛逻禄竟然亡了!?”
高瞻一人两骑,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把文书送至,那守捉将张山一经勘验便惊得目瞪口呆。作为边将,张山深刻地知道三姓葛逻禄乃是大部,它的兴衰更替绝对不是小事,对北庭地界的其他部族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不得人不为之惊诧。
其实无怪张山诧异亦非失职无察,盖因此番征三姓之战进展的太快,加上关山阻隔、风雪封路,别说张山不知晓,就是临近的咽丐、双河等地也不清楚北面发生的这场惊天巨变。
“未亡,只不过现在不再沿用葛逻禄之名,而用金山呼之,大唐之金山都督府。”张山的反应自在高瞻的意料之中,笑着强调道:“依将军看这几份文书何时呈送,由谁呈送合适?”
“哦。”张山回神,反问道:“不敢称将军。敢问少年郎与冯将军是何关系?”
“那是族兄。”高瞻应到。高氏内部排辈比较麻烦,所以皆从高汉那论,高瞻所说也是出来之前高汉特意交待的,为的便是不为人小觑,以便行事。
“原来是少将军驾临,请恕张某怠慢。”张山的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若少将军着急,我即刻着人护送少将军携此文书赶至北庭,由少将军面陈局势如何?”
“如此甚好。”
张山不敢稍停,为高瞻备齐饮水、干粮,并亲选两名悍卒,各配双骑护着高瞻沿官道一路东去。作为离葛逻禄最近的守将,张山需要做的不只是安排这些,还需要派人去金山实地求证。
放下张山不提,单说高瞻一行由西林始,经东林、黑水、叶河、清海、乌宰、张堡、轮台、俱六、金满,行日百里三日后终达庭州。
庭州即北庭都护府治所及节度使总揽军务所在。毫不意外,高瞻的到来给北庭上下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葛逻禄易主这事太大,如何处理当须慎之又慎,况且冯归所请是欲求将葛逻禄彻底并入大唐版图,对北庭诸将来说处理得当也能沾点开疆拓土之功。
节度副使张思礼仔细勘验过文书,又不厌其烦地反复向高瞻进行了询问,并请高瞻暂住庭州待消息得到证实之后再行安排。
十天,仅仅十天之后张山那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