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云已经是正三品了,而且仕途看上去也蒸蒸日上,据说很得袁大人的看重,如此的赵东云自然也就被视为赵家权势的支柱,出点钱帮衬一二是应当的。
另外赵晨亮是见自家儿子自从到了保定后,跟在赵东云身边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已经被赵东云保举为候补知县,也是十足十的官身了,如此情况下自然就越看重赵东云了,除了准备自家拿出银子来说,也是劝说了其他四房和大房。
同时赵东云也是向老家传话,说保定这边可用的人手不足,如家中有杰出子弟可来保定发展,他会酌情安排,这也是获得了赵家大力支持的原因。
赵东平的例子就摆在前头呢,刚去保定不到一年就得了官身,而且还是在前途无量的北洋新军里当差,这如何不让赵家的其他人眼红啊。
出于诸多原因,赵家四房里除了赵东云所在的二房由赵母又拿出来两万两银子支持儿子的事业外,大房家底丰一挥手就是出了六万两银子,他们主要是想要把几个子弟送到赵东云身边去搏一个出路,毕竟如果只是要个顶戴品级的话,也花不了几个银子,但是花钱你买不到在北洋体系里的实职啊,更买不到大人物的亲手关照和提拔啊。
赵晨亮所在的三房财力较薄,而且资财多在田地、店铺等固定资产上,能够拿出手的闲钱不多,但是咬咬牙也出了三万两,至于四房是想着他们二房把十几万的家底都投进去了,大房和三房也是好几万好几万的拿出去,就想着反正有赵东云在,估计也亏不了,就算要亏也是和大家一起亏得,但是如果能赚的话也能一起赚啊,所以也是抱着跟风的心态也投了四万两银子。
如此四房相加,赵家就是凑了十五万两银子!
然而只靠这十五万两银子却是远远不够掌控福元机器厂的,所以赵东云还得另外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