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而这些麻烦最后都从价格体现了出来。
去年赵东云掌控新建机枪营的时候购进了大批机枪,随后新建机枪营里的各个机枪营被分散配属各军后,北洋新军并没有停止机枪的发展,反而是继续,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北洋又陆续购进了两批数十挺德造马克沁机枪,型号依旧是mg01为主,分别用于补充装备四个机枪营以及多个独立的机枪队。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外的骑兵部队也开始装备机枪,向来注重紧跟世界潮流的北洋新军自然不甘落后,尝试在骑兵部队编入机枪,并且为了这个师袁世凯还专门找了赵东云。
赵东云虽然已经不是专管机枪部队了,但是身为一个依靠机枪起家的军官,他在北洋内部里可是名副其实的机枪第一人,就跟段祺瑞在北洋新军里的炮兵第一人一样,这和机枪有关的事情基本上都绕不过他。
赵东云在参考了德法俄日等国的骑兵部队后,尤其是参考了日`本在骑兵旅团里配属机枪的编制后,向袁世凯建议了向每个北洋常备军骑兵标都配属一个机枪队。
这里得说一说当今北洋常备军军的骑兵编制了,现在的北洋常备编制和后世人们所熟知的三十六镇时期的清末新军编制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有着极大差别的。
比如说炮兵方面,北洋常备军的一个炮兵营是十六门火炮,不过以后清末新军时期的一个炮兵营却是十八门火炮。
骑兵也是如此,后世清末新军编制里的骑兵一个标才三个营一千一百多人,而现在常备军时期的一个骑兵标则是四个营一千三百多人。
实际上,北洋新军内的骑兵标编制是太大的,西方列强的一个骑兵团一般在五六百人左右,然而北洋新军的一个骑兵标人数却是高达一千多人,基本上是西方骑兵团的两倍。
这里头的主要因素是有两个,一个是受到传统军事概念的影响,哪怕是接受了近代化军事教育的北洋军官们,依旧认为骑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力量。
第二个是受到北洋军所处于的地理环境有关,北洋新军主要部署在中国北方,以山东、直隶、东北等地区为主要防区,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较为适合骑兵作战。
多个因素加起来,再加上北洋军也不怎么缺马匹,组建骑兵比组建炮兵容易多了,所以导致北洋常备军里的骑兵编制比较大,其他不说了,赵东云手下的第三混成协就是拥有了一个一千三百多人的骑队第三标,要知道他的第三混成协一共也才七千多人而已。
为一个一千多人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