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叹服,觉的跟着自己是有所可学的,这样才能让对方倾心,拜师自己。
只是道教学术上的文献就不妥了,嘴巴上争执不是一言两言间可以让人服气的,倒是那天见他匕首使的漂亮,应是个有武勇之人,而武勇之人定然对武功秘籍感兴趣,若是如此,怕只有自己这一身剑术,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
马元义做事一向厉风急行,想做就做,他连夜写了一份图卷,第二天就交予朱魁。
“此乃道家剑术,乃我道门秘传。”马元义指着三张白绢,郑重的对朱魁介绍道:“你那夜匕首飞掷的漂亮,但从你倒持匕首的样子,就知你已学过利器技击之术,想必会看的懂这剑谱真假与价值。”
白绢很大张,分三部分,击剑篇有九宫三十六式;还有三十六宫跳步图式与紫霄形化二十八式法门,上百多副图解,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旁注,看那墨迹水渍的情况,应该是马元义默写出来没多久。
这剑图珍贵,朱魁一望而知,此刻他的内心当做波澜起伏,马元义不像在跟自己开玩笑,这剑图乃上层击剑之术,这般就抛给自己,难道他真想收我做衣钵弟子?
朱魁看着马元义一脸的笑意,知道他心里肯定在想,你肯定感受到我诚意了吧,收下吧,只要你学了,无论如何都逃不掉我马元义弟子这个事实。
不过明知马元义的打算,朱魁还是顺他的心意收下剑图,却不会就得纳头就拜老师,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被软禁起来,寸步不得自由,不收点好处补偿补偿,怎对得起这两日的辛苦。
还有一点,便是朱魁的灵魂来自后世,启蒙于现代化学校,对那古代门户之见,嗤之以鼻,他不认识自己不经师父同意,就学别门派东西,就算背叛师门,哪怕他真给马元义磕了拜师之礼,他心里也不会有很沉重的负担。
他心中,真正的尊师重道,只要做到两点就好,一,学好师父所教的,不浪费老师的辛苦教习的汗水,并且要发扬光大。二,要像对待父母长辈般,那么的敬重,那么的孝顺,贴切的照顾。能做到这两点,就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学生了。
“那就多谢元义先生了。”朱魁将剑图收起,等着空闲时,好好研究。
见朱魁面无感激的收下,马元义心满意足了,只要肯收,这就是好的开始,吩咐了声,剑图若有不懂处,尽可来问他,接着就离开了。
第三天,马元义领着朱魁在一群黄巾信徒的护卫下,在单府门口与赵达告辞着,那元义依旧不放弃邀请赵达加入太平道。
“赵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