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四章 说书上(1 / 3)

明扬三国 海漂 2192 字 2021-06-07

?

朱魁一听,他还真不知道春秋百家里面有一家叫小说家,这么多年,经史典籍中不会记载这些,两世记忆,也不清楚到底小说评书到底在哪个年代出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汉代肯定是没有,但这些对他来讲都不重要,眼下要紧的是取信与赵半城,顺着他的话应承下来。

“大东家果然博闻,小子或许可以算的上是小说家吧。至于师承,吾师不过一隐士,怕是说出来,大东家也不曾听闻。”

“隐士?”赵半城心中暗思,这些小说家虽是不入流的文士,但也有不凡的地方,就眼前少年来看,必定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贤人。

不过,赵半城不纠缠于此,呵呵一笑继续讲道:“还不知小郎君名讳?年岁几何?今日前来为我献策,所求为何?”

赵半城确定说书计策是出自眼前这个稚子小童之后,态度顿时温和起来,称呼起小郎君起来。

要知郎君在古代是一种男子的尊称,一个富有半城大商人对一个十一岁少年这已经算是很重视了。皆因赵半城是个生意人,他名下酒楼最大的就是这里的飘香楼,但不代表在其他郡县就没有,只是规模不入流罢了。

这说书计划对他来说助益极大,若操作得当,酒楼的盈利当可翻上三番,这还是保守估计。

“回大东家,小子唤作朱魁,十一岁,此乃吾弟王承,乃是秣陵县外石子岗人士,今特来献上一策,乃是为讨口饭吃。”朱魁拱拱手,自我介绍着,顺势进一步攀着关系说道。

“其实在几年前,小子为渡口那灵曲酒肆送鱼的时候,时常听那掌柜赞美大东家,多么睿智,有善心乃是秣陵县里最有眼光的。”

“最有眼光,过奖啦!小郎君小小年纪便能想出如此妙计来,那才是不同凡响,何愁不能安身立命,小郎君若不嫌弃,便在这飘香楼住下,这后院之中你们可任选一房间居住,而且你和你弟弟还可以在这里随吃随喝,至于工钱嘛?”

“只要这说书之策能成,达到你所说日进三万钱,那赵某愿付你其中一成,也就是挣三万钱,你得三千钱,但有个前提,小郎君你以后专门为我提供故事,并且不得在为他人写作?如此可好?”

不想汉代的赵半城已经有版权的意识了,愿付一成收入高价来买断。

王承看着赵半城目光凝聚,隐去狡猾之色,充满诚信与真诚,轻轻拉了拉朱魁的衣袖轻声耳语:“三哥这人好像是认真的呀,一天就能挣三千钱,我从来都不感想象,说书计划到底是什么?这么值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