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朱魁早前结交张紘等江东士族,为的便是博得士族出身之名,是深思熟虑后的一种筹划。
只是仅仅限于江东,和一些张紘知交好友之间,于天下,他朱魁还是默默无名之辈。
汉末天下,乃天子与士族共治之,要想在夺天下,得不到士族认同,如同秦末陈胜、现时张角罢了,昙花一现。
因此他朱魁要迅速走入朝堂,非战功不可,若举孝廉一步步来,猴年马月。
而携战功入殿堂者,则有一讹病,便是受世之名士所厌恶。
历史记载:张飞喜文士,善草书,能画美人图,亦能写诗作赋。但是因为一直跟随刘备,转战天下,遂以“万人敌”为著称。而后刘备根基立起,张飞这个刘禅岳父,刘备义弟,却并不为蜀中名士接受。
例如,张飞曾去拜访刘巴,刘巴却不肯与张飞说话,理由是:“大丈夫,岂能与兵子共语?”兵子,即是言张飞出身行伍,不知礼教。刘备得知,虽然大怒,却不能如何刘巴,为张飞讨回面子。
如张飞此类名将,尚遭鄙视,可想而知其他兵将地位?虽然,当时已是三国末期,名士清议流行,不能用此例,来探讨东汉末年社会形态。但是生xìng谨慎的朱魁,却不得不防这种情况发生。
能文善武的张飞,就因为刘巴这一句评价,从此成为演义小说、戏曲评话里那个黑脸猛张飞。
直到后世,张飞还是一如既往的,担任他猛张飞角sè。由此可见,文士儒生,虽然当世被人批驳、咒骂,但是跨越数百年乃至千年后,却是属他们力量最大。
这也是朱魁刚刚明明听到对方自称袁术,袁家嫡子,将来袁家掌舵之人。
他今rì所为,算是得罪了这四世三公大门阀,难道真是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要做给卢植、蔡邕看,借他们的嘴传出去:我朱魁也会吟诗赋词,不要把我当成纯武将。
我朱魁乃是文武全才,上马能战,下马能文。
披上“能文能武”大帽子,起码能让天下名士士族更容易接受朱魁,为的是以后打下根基。
“回卢公的话,小子幼时的拜张俭公门为入室弟子,不过因为党锢之由,不得不分开,而后便自己一个人自学在家,在年初的时候,得蒙庐江太守陆康亲睐,已举孝廉,只是后太平道作乱,魁这才去文从武带领义从投入朱中郎麾下。”
“啊?怀明真忠义之士也!”蔡邕失声讶道,未几又说道:“原来竟是江夏八骏高足,难怪有如此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