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府一城,让治府固若金汤,而周围所辖县城,都传闻,要求他们名义上诚服,这一小步的退让,便让这些县令自以为朱魁力有不不及,人心便是如此。
为了权力,自然走险,谁不愿依旧过着曾经土皇帝的生活,每年不过交足朱魁颁发下来固定的税收,就这么度rì了。在朱魁治理江夏一年后,自然进行一次全郡大整合,可惜派出的安插膏吏由于受到推阻,最终都耽搁了下来。
如今他朱魁从天下第一诸侯董卓手里,抢了少帝回来,更有消息传出朱魁归来时,以三千江夏兵大败董卓麾下统兵大将徐荣八千人,这些所有人才想起来,自己这位上司可是沙场统帅,今有少帝在手,自己等不过一小小县令,去年一事,怕要被算老账,故纷纷先投降,表示诚服,愿意完全受管理。
朱魁目光留在之前张纮送上的文本上,敲了敲,嘿嘿道:“看来我等需要的人才是不缺了,你们心中应该有腹稿了吧。”
二人笑对了一番,就答道:“主公所言甚是,现在各各县的三吏缺口都可以填上,然后一二年后,自然可考核出人才。”
三吏是指司吏、典吏、令吏三等,是朱魁在江夏治所府定下的考核制度。
“主公,那是否派兵正式接手各县,完全纳在手里?”看朱魁欢喜,蒋琬又问着,吏士派过去,接手的是各县的政务,那是全面接手江夏的安全防务了。
原本是官员缺少,政务无法替换各县旧吏,而且各县在赵慈叛乱的时候,死了不烧的官员,也有一些有心无力的关系在其中。
不过安全防务,却是朱魁自己心中的计策了。
“维持原定就可,不派兵接手了。我另有打算。”朱魁摇头说着。
两人都明白朱魁强主弱枝的意思,也就没再多说,便问:“如此,我二人就先告退了。”
“既然你们来了,也不要空手回去……这里有一事,你们也回去看一下。”将一叠文书递给对方,朱魁笑的说着。
接过文书,张纮、蒋琬两人应是,退了出去。
人都走后,朱魁不免思索起来,江夏不是他立足根本之地,荆州四战中心,若在将来更加动荡的天下局势中,做根基怕是难得安身,便想收兵聚力于手,一块稳妥,妥当的后勤地盘,才是最主要的事情,是如今的当务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