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头,说啥呢。再敢乱说,把你嘴拍烂了。”
“不要命了,怎么说话呢。我们太平军还能收不上来?”
“收不上来,先把你家抄了。我看你咋还扎着辫子,肯定是清妖。”
听到那乡绅的一声威胁,众人立马怒了,本来就看这老清妖不顺眼,要不是李成平拦着,众人就要先把他给宰了。兄弟们从武昌打到金陵再打到镇江,还没有遇到过能拦住自己的,清兵都是一触即溃,就你这老货还能阻挡住我们征粮?
乡亲们听了这话,却不能等闲视之。他们不自觉的停下了回家的脚步,一边看着那暴跳如雷的乡绅,一边看着还在沉默的李成平。千万别白高兴一场啊。乡亲们在心里呐喊。
乡村话语权都操持在乡绅手里。乡绅一般是读书人,受到百姓的尊重,他们通常兼任保正、甲长,同时还往往是宗族族长或元老,在乡村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他们在乡村有很高的号召力。这些可能就是天王及东王要沿用满清完粮纳税政策的原因,太平天国主要成员如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等人在造反之前都是乡间的乡绅,他们非常清楚乡绅在乡间的强大的影响力,他们认为要想能够顺利的完税纳粮只能依靠乡绅。
李成平也知道这些,但是他不认为没了乡绅就不能够完成征粮的任务。他认为只要宣传到每一个村子,每一个农民,让乡亲们都知道自己的完税纳粮政策,那么乡绅、地主们就不能再轻易的将百姓欺骗。一个政策的好坏不仅要看政策本身的好坏,更要看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很多政策立意是好的,但是若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具体执行人的遭到曲解,就能造成相反的后果。所以,在完粮纳税政策施行前,李成平才会挨个村子的宣传,做到宣传无死角,将政策详细的讲给乡亲们,不给税吏及乡绅们曲解甚至乱说的机会。
“乡亲们,我们太平军完粮纳税的政策大家都记住了没,我们会根据田地的多少来收粮,大家根据自己家田地的多少准备好粮食就行了。到时候,我们会直接来村子里收,至于不纳粮的,我们可不是空着手来的。”李成平没有搭理那乡绅,而是继续对百姓宣传自己的完粮纳税政策,说道最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百姓们听了这话放下心来,但是听了最后一句话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那征粮小吏及乡绅则变的面色惨白。
地主、乡绅们尽管在乡村号召力很高,但是农民们也不是傻子,谁对他们好还是能看出来的。李成平将他的政策说的这么透彻,直接断绝了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