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兹德拉坚科提出的构想很有诱惑力,当然,旗帜也很鲜明,可谓是虎皮迎风,嚯嚯作响。[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远东是全苏联煤炭的重要出产基地,大大小小的煤矿数十处,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远东为全苏联境内的大量企业提供了超过60%的廉价煤炭,但自身在提高职工待遇、更新设备等方面,却显得非常窘迫。
现在,莫斯科放开了对全部企业的束缚,将大量的权力下放到企业本身,而自筹资金的财政政策,等于是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的定价权。
纳兹德拉坚科认为,既然国家不再担负他们这些煤矿企业的预算拨付,让他们面向市场自己寻找活路,那么他们就应该将原本廉价的煤炭价格提上去,至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卖个白菜价了。
要想提高煤炭价格,相应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就像前面说的,远东地区的煤矿企业实在太多了,大家伙扎堆聚在一块,彼此间肯定存在着竞争关系。这年头,苏联人可不懂的什么叫做市场经济,更不懂的深层次的价格因素,有前几十年的经验摆在那儿,为了争抢客户订单,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打起价格战来。另外,目前各个煤矿企业的领导层基本都是政府任命的,他们更加关注的还是个人仕途,并不是企业经济效益,因此,一旦有大型的能源企业进入这个圈子,这些企业领导层很可能就会为了个人的前途,硬性降低煤炭售价,从而将整个市场打乱。
出于以上这些考虑,纳兹德拉坚科觉得,远东的煤炭企业必须联合起来,以各自的露天开采量为依据,组成一个超大规模的股份制经营联合体,统一定价,统一独占市场,与那些能源性企业、采暖企业谈判,迫使他们这些上游企业接受一个更有利于煤炭企业的价格定位。
实际上,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纳兹德拉坚科的提议方案是很妥当的,在目前的苏联,他也算得上是眼光比较超前的经济型人才了。但问题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像阿布拉姆、莫伊坚科他们这些人,虽然是军人出身,可也都是在仕途上打滚半辈子的人了,哪能看不穿他那点小心思?
纳兹德拉坚科那张嚯嚯作响的虎皮大旗下面,真的就是一颗为了远东煤炭企业鞠躬尽瘁的心吗?显然不是,他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而且为了这条仕途,他甚至想要通过这么一个计划,将整个远东所有的煤炭企业绑上船。
将远东所有的煤炭企业联合在一块,以各自的露天开采量为依据,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