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很清楚,苏共这次是真的没有未来可言了,与其在这棵树上挣扎着吊死,还不如早点转向为了自己谋一份利益呢。
局势恶化带来的影响,就是陆寒对所谓部长会议的经济举措彻底失望了,雷日科夫虽然得以留任,但他势必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掣肘,至少作为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马斯柳科夫就和他不是一路人。更何况,雷日科夫在人代会二次会议上做的经济健康性报告,通篇都没有对上半年度经济政策的检讨和反思,大段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在推卸责任。而在新年度经济政策的改革思路上,却全都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的新意。
如果说陆寒还能从部长会议新年度经济政策中,看到什么亮点的话,估计就要算是经济联合体政策的正式推行以及几大信托股份投资公司的创建了。
按照新一年度的经济改革政策,原本归属于石油工业部、工业委员会、能源委员会、天然气工业部等部委部门的67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企业,将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俄罗斯管道建设联合体。
这个项目由雷日科夫主抓,力求在90年上半年完成联合工作,一旦这个联合体组建成功,那么,苏联将拥有一家员工超过13万人,各种施工设施超过5300套,运输车辆超过9000辆的超大规模能源管道建设企业。这种规模的企业,将有资格营建经由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通往法国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项目,从而,将这个正在规划中的超大型工程项目留在苏联国内,为国家挣得巨额外汇。
按照雷日科夫的设想,这家联合体的组建,将采取股份制的方式,67家企业,将以各自规模的不同,分占联合体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剩余百分之十五,将采取吸纳投资的方式,引入非国有成分的投资持股人。预计,这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股份,有望为管道建设联合体吸纳超过6000万美元的外来投资,从而解决联合体在创立初期的资金匮乏问题。
除了管道建设联合体之外,预计新一年度里,陆续要组建的联合体还有瑟克特夫卡尔森工联合体以及国家原子能公司。前者,是一家立足西伯利亚及远东广大地区的森林木材加工企业联合体,而后者则是核能利用的能源联合体。这两家联合体中,森工联合体也是采取股份制,而原子能公司,则是将苏联境内的几家核电站、核实验室联合起来,不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完全由国家专营。
信托股份投资公司的创建,则是依附于联合体创建的金融项目,计划创建的信托投资公司,包括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