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中午时分,一辆伏尔加轿车缓缓驶入符拉迪沃斯托克东南近郊的窄轨码头,车在分流站停下,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的沙纳尔扎耶夫从车上下来,与守在分流站入口的一名边防军士兵交谈两句,得到允许之后,才绕过入口处的隔离杆,朝分流站内走进去。
几乎就在沙纳尔扎耶夫走进分流站的同一时间,又有一辆波罗乃兹小轿车开过来,就停在沙纳尔扎耶夫那辆伏尔加的边上,车上下来三个人,一个穿着军装的司机,两个衣着入时,二十来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子。
司机是个少尉,他抢先跑到分流站的警卫岗旁边,等到警卫给他敬了礼,两人说了几句话,少尉才朝两个女孩招招手,示意她们可以进去了。
这个窄轨码头兴建于30年代,是个规模中等的高桩码头,曾经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之一,只是在60年代的时候废弃了。直到小半年之前,随着远东煤炭联营的创立以及启光能源贸易公司的崛起,这个码头才被重新利用起来。启光能源公司将这个码头重新整修了一番,投入巨资,将码头由军用码头改建为矿产码头,又重新铺设了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货运站直通码头的轨道。如今,从远东各个煤矿运输过来的煤炭,很大一部分都是经由铁路直接运到这个码头装船的。
所谓的分流站,实际上就是一个煤炭囤积货场,十几架门桥式起重机从分流站的货场一直延伸到码头上,从分流站朝东南方向看过去,还可以看到一个个高高耸立的固定式臂架起重机。这些起重设备整日里运作不停,但即便如此,仍旧不能满足远东煤炭联营的外运需求,不只是这个码头,目前,启光能源在滨海边疆区、南萨哈林、堪察加借用的六个码头,都不能满足吞吐需求。
远东煤炭联营希望能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造一个设计吞吐能力超过6500万吨的矿产码头,由其专用,但这个计划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个计划,他们不仅拿不出钱来,也没办法向莫斯科申报立项。难不成他们还能往莫斯科打一个报告,说他们走私煤炭的码头不够用了,需要莫斯科拨款再建一个新的?
既然是个矿产码头,那自然就不可能干净整洁的了,沙纳尔扎耶夫才往分流站里走了一百多米,就听到后面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回头看看,就见一辆拖着七八节货箱的货车,正慢吞吞的顺着轨道开过来。跟随在这辆货车后面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黑色灰尘。
后面跟着的两个女孩显然也看到了那些煤尘,两人尖叫着朝分流站北侧狂奔,只想着躲的远远的,沙纳尔扎耶夫好笑的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