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将各掌两万大军。
总计约有十五万大军,这还未算董卓直接指挥的大军,如此算下来最起码有二十万大军,这么下来定然要征兵,不过张绣知道董卓自然有他的手段说服灵帝让他扩军,对此亦不担心。张绣此时只想好好训练麾下士卒,将他们练成精兵即可。
宴席散了之后,董卓却是拉着李儒到书房密谈。
只听见董卓问道:“文忧,席前汝言可让朝廷允许我掌兵二十万,有何计?”
只听见李儒说道:“主公与何进、张让两方皆通,朝议之上却是无甚阻力,只需说服皇上即可,这里皇甫嵩和张温可助主公一臂之力。”
董卓听得,奇道:“皇甫嵩那老儿与我一向不合,怎会助我?”
李儒听得,笑道:“皇甫嵩此时已经恢复中郎将之职,可以出席朝议。而皇甫嵩曾带平黄巾之士卒平羌,却是无功。而主公平羌之战,出力最多得就是主公原本出自西凉的大军,张温所领的平黄巾之士卒根本不堪一战,如此主公即可上书朝廷请求征兵,皇甫嵩、张温二人领过此兵,当会为主公说话,而张让和何进亦为主公说话。只需主公向朝廷进言,春耕过后即出征平定西凉,此事可算是十拿九稳。”
董卓听得连连点头,说道:“妙,妙啊。不过虽可领兵二十万,然如文忧所说,麾下平黄巾之士卒战力不强,吾却是空有二十万大军啊。”
李儒听得,笑道:“主公勿忧,儒有一李代桃僵之计。”
董卓奇道:“李代桃僵?”
只听得李儒解释道:“其实就算将所部平黄巾士卒遣散,然后从西凉招兵,如此主公麾下二十万大军均是西凉士卒,只需稍经训练,就是精锐。”
董卓听得大笑道:“妙,文忧果然妙计。只不过那些遣散的士卒却要遣散到何处?”
李儒沉吟了一下,说道:“遣至河东并州之地即可。”
董卓听得,奇道:“如此,岂不是会祸乱河东,文忧可知河东乃是吾起家之地……”
李儒笑了笑,说道:“遣往河东乃是充实河东民力,其余遣往并州即可。而并州乃是黄巾祸乱之地,这些士卒一入并州,生活无所依靠自然落草为寇,打的定是黄巾旗号。若黄巾入寇河东,主公就可向朝廷请令回河东剿灭黄巾。黄巾仅贼寇,自然非主公敌手,到时主公欲擒则擒,欲放则放,此事易矣,而到时主公就可将大军藏于河东之地。西凉羌人见我大军已去,仅能部分于此,即会入寇三辅,如此主公可以向朝廷荐麾下部将领兵在河东剿灭黄巾,自己则向朝廷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