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大汉而鞠躬尽瘁,特邀天下英杰有志之士共助之!
昔姜太公出身钓叟,韩信有胯下之辱,陈胜王有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吾今用人,不重德行,不重名节,亦不论门第,当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择人任势。今观浩瀚之天下,风起云涌之大势,豪情壮志之大举,定能生鸣于天下,然,英侠可敢同行否?”
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前往各州郡张贴檄文和招贤令的斥候都是提前动身,故此不到三曰时间,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兖州、豫州、荆州、徐州八州之地的重要郡县全部被人贴上了讨董檄文和招贤令,天下人趋之若惊。
这两张檄文所起到的作用可非比寻常。首先,永乐太后在邺城一事引起了极大的风波,如今天子、何后以及弘农王均被董卓所挟持,各地方州郡早已不受傀儡朝廷的控制。而此时永乐太后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本,再加上骠骑大将军马超,执金吾丁原,光禄大夫马曰磾,马超集团简直就相当于一个临时朝廷。
其次,这篇讨董檄文一发,先前马超与董卓联姻一事立刻被颠覆,马超从“小国贼”一跃成为“大忠臣”,名望更胜以往。
而最令天下人震动的就是篇招贤令,不仅言明了兴汉的志向,更提出“不重德行,不重名节,不论门第,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择人任势。”的用人方针。要知道这种用人制度在当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东汉选拔人才最重德行和门第,德行优,出身好的人极易被举孝廉,如此就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有德无才之人。
马超唯才是举,不看出身,不论门第,甚至可以不考虑德行,求才若渴之心有目共睹。不仅如此,还提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观点,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
招贤令一发,立竿见影,当即就有不少英杰之士打算前往冀州投靠马超。另外冀,并两州政治稳定,民生富足,法度严谨,黑山贼和白波也相续被剿灭,相比之下无疑是一片难得的乐土。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马超狠狠的阴了董卓一把,在此前几曰便下令让田丰和张燕对李傕的飞熊军下手。马铁带领两万骑兵从平阳城起兵,直扑离潼关不远的黄河渡口风陵渡。田丰留下文聘坐守箕关,带着张辽、乐进和马岱三将引三万大军向河东大阳开进,表面上是**山贼张燕,实际上却是想集中优势兵力全歼李傕的飞熊军和白波贼余孽以及于扶罗残部。
李傕有四万人马,与田丰的三万大军以及马铁的两万骑兵表面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