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毫米榴弹的威力相当的大,即使是呆在坦克里面,也能感觉到155毫米榴弹在附近爆炸时造成的震动。而对那些呆在半履带式的装甲输送车里的士兵来说,可就不仅仅是震动这么简单了。155毫米榴弹爆炸的气浪已经能够让车辆剧烈的摇晃了,如果运气不好,炮弹的落点再接近一点,甚至都足以直接将装甲车掀翻掉了。而155毫米炮弹的弹片打在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薄弱的装甲上,更是发出一串的叮叮当当的响声。虽然按照设计,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装甲应该能够防御155毫米炮弹的弹片,但是这样的声音还是让车里面的士兵们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
好在炮击很快就结束了。接着,天空中传来了发动机的声音,盟军的攻击机出现了。
出现在天空中的是第二十一攻击机联队的p/a-38攻击机和p/a-47攻击机。在这些飞机的机翼下都挂满了火箭弹。这东西甚至都可以从正面直接干掉像老虎这样的厚皮。
随着炮击的停止,那些原本躲进了车内的高射炮手或是高射机枪手们纷纷打开舱盖,爬了出来,准备用各种各样的防空武器疯狂开火。不过他们的反应显然慢了,美军的攻击机已经开始发射火箭弹了。
炮击还没有结束时,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在战场附近盘旋待机了。炮击一结束,他们就发起了攻击,顺利地打出了一个时间差。当德国人才刚刚爬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将炮口或是枪口转过来,美军的攻击机就已经向他们射出了一连串的火箭弹。
要说火箭弹还真是一种好东西,虽然后世的军迷们一看到火箭弹,立马就会在脑袋里冒出诸如“**丝、低端、不上台面”之类的概念,甚至只要看到有飞机发射火箭弹的镜头,就大骂思维落后。其实,即使是在后世,在已经压制住了对手的防空的时候,用来对付有生目标的时候,火箭弹仍然是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就连最高富帅的美国空军,也还装备着价值1.9亿美元的ac-130这样的,专门用来欺负**丝的飞机呢。而且,打火箭弹一样也是二十一世纪美国空军常见的训练项目。
至于二战时期,火箭弹就更是一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好东西了。在那个时代,没有防空导弹,防空火炮的杀伤范围又很有限。大口径的高炮反应慢,射速低,对小型目标的攻击效率很低的。而中小口径的高炮的有效射程又相当的有限,有一些高炮,比如20毫米高炮的有效射程甚至远远不如航空火箭弹。这样一来,航空火箭弹几乎就是一种防区外武器了。用来做第一轮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