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廖季威上校访谈录(5 / 6)

重生日本1946 墨罂粟 5300 字 2021-06-07

,伺侯美国大兵。虽然工资不高,但有残羹剩饭可吃,而且是西餐,味美好吃。后来日本人还认为这个工作是美差,有的想去,还要百般说情恳求,才能办到,可见日本当时生活下降的程度。直到1946年秋后,美国才允许以记账付款方式,卖了一些剩余粮食以解决日本40%的民食,供应状况才渐次缓和。

战后初到日本的人,都很惊异。因为无论城市或乡村,大部份日本男人都是穿黄布军服,只是把帽徽和领章拔掉而己,看起来好象是全国皆兵:但是他们面容上表现的神情却非常沮丧,又好象是俘虏一样。他们中也有的当过俘虏,但都是昔日耀武扬威的“皇军”,而今虽然仍穿着“皇军”的破旧军服,已经没有从前那付凶恶的丑像,变成一付寒酸可怜的样子。他们是战争中的幸存者,他们现在也并不是以穿此旧军服为荣,实在是无衣可穿。穿和服和西服的人也有,但毕竟是少数在职公务人员。妇女穿的也多半是所谓的“战时服”,我也说不出那种样式,总之,既不合时,又破旧不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侵略战争开始以后,军需品的生产压倒一切生活资料的生产,故而布匹缺乏。加之,千家万户受到战争中的火灾,衣物损失不少。复员的军人,每人还有两套军服,有的还要分给家里人穿用。布料的配给。

在日本投降前,每人每年只有50公分(中国尺1、5尺),只能作补旧之用。黑市倒有衣物、衣料出售,但价钱十分昂贵。直到1946年夏天妇女的服装才稍有改变,大慨是费料不多的缘故吧!

(四)战后日本国市场萧条地摊繁荣

大城市的大百货公司早已关闭,因房屋早被征用了。小商店虽开业,但货品却少得可怜,如果想买一块肥皂、一支牙膏都不容易。它们一般都是卖一些轻工业品和手工业品,最多的是民间工艺品及有日本风格的手工艺品,这些东西主要是卖外国人的钱,也比较好卖。商店虽然少,但地摊却很繁荣。在东京每个区内都有很多地推。主要卖的是旧衣物和家具用品、书籍、字画、艺术品、古董等等。也还有衣料、高级酒类、外国香烟和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可以说,只要你有钱,能出高价,还是可以买到你所想买的东西。换句话说,这里就是大黑市场,是失业者谋生之路。这种市场在东京以涩谷区、新桥区、目黑区为最大。但都是被黑社会的头目所把持,各个帮口有各自的地盘,犹如过去中国的青、红帮会的码头一样。如果要去摆摊卖物,必定要与头目上寿,否则就会被打得头破皿流。

日本投降后,盟军官兵多把日军指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