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布的话,贾诩一开始,就并不认为是在危言耸听。
相反,他可是很认可这一点,不然,也不会自那夜开始,就心甘情愿地为吕布出谋划策。
他在董卓帐下的时间可不短,混来混去,还是没冒出头来,并非是他没这个能力,而是他根本就没出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老早就对大汉帝国不抱希望,所以一直在观察,一直在静悄悄地观察董卓。
董卓率部入洛阳,他打心底里,并不如何赞同,虽然这的确是个掌控大汉朝堂的好时候,可也很容易就招致全天下人的忌恨,成为天下公敌。而最好的应对,莫过于继续待在河东养精蓄锐,一待洛阳有人招致众怒,大可打出“清君侧靖天下”的大旗,攻入洛阳,那时,可就是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
当董卓拉拢吕布,就迫不及待地行废立之事,贾诩已经认定,董卓这么做,已经将自个儿树立到天下人的对立面上,正式成为天下公敌,给了别人打出“清君侧靖天下”大旗的机会,可谓糊涂至极。
所以得知袁绍兄弟俩出逃后,立刻就明白过来,袁家打的,就是他认定的这么个主意。
只是他心里的这些盘算,都只是闷在心里,不像吕布,可是对他毫无隐瞒地合盘托出。
贾诩点点头,示意明白吕布所说,低声接过话头:“也是,张燕盘踞太行山谷,勾连三地,北连晋地,东攻冀州,南控河洛,用得好,的确可堪一用。”
“嗯!”
吕布点头称是,抬手指指洛阳方向,嘿嘿一笑道:“太尉府中,可是已有人建言董公赦免袁绍、袁术、卢植等人,征辟天下名士,录用在野党人,以充实朝堂,先生以为这样可以行得通吗?”
贾诩脸露苦笑,连连摇头:“董公到如此境地,可谓进退两难,内外交困。有前车之鉴,士大夫们,一旦重回朝堂,又如何信得过手握重兵的董公?可不这么做,又如何治理朝政,唉,也难。”
吕布想想也的确是如此,怪只怪董卓玩得太嗨,玩得太大,玩得太急,简直就是把自己当做靶子,任天下人口诛笔伐。
还好,不知道是蝴蝶效应,还是什么原因,董卓这时还没有按原先的历史轨迹,毒杀何太后,好歹少了一条罪状。
可这事也拖不了多久,吕布记得,袁绍起兵,该当是在春节过后,他们打出废立复辟的旗号,促使董卓下定决心,毒杀弘农王刘辩,也就是那位只做了五个月皇帝的汉少帝,这个事,虽然不是什么难事,可弑君的罪名,可是极为损害名声的。
二人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