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烈退下后,赵兴挥了挥手,其它人都相继退下。只有赵兴一个人在房间内一脸的欢喜,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宗教传播教义,与此来保证各属国不背叛。至于帝国百姓就不必信奉印度教了,仍然以儒家为主,而且赵兴还考虑是不是回到天京就颁布禁教令,汉人可参佛拜神,但是严禁加入任何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可是用什么借口好呢?总不成天天推销印度教义,不让自家人用吧。再来一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以道教为基础,建立一个囊括世界各宗教的万神教?赵兴陷入了沉思。
付德烈回到了前面大殿之中,千余名僧侣立即生了争吵。有的人认为,向世俗妥协不可原谅,有人认为这是为了保存印度教。
婆罗门的利益并未触及表示拥护多的人则是松了一口气,这些僧侣其实并不一定是虔诚的信徒,只是出身于婆罗门而已,婆罗门是祭司贵族,被人们仰视如神,在印度人眼里婆罗门祈祷的语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恶人受罚。婆罗门由于职责和地位的特殊可享有许多特权。他们可以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已经以自己的虔诚行为偿清了这种债务,他们不得被处以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因为婆罗门是神圣不可犯的。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保证,他们将在今生和来世获得一定的报答。最受欢迎的礼物是土地,它可以“解除赠送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占有大量地产,包括整座的村庄。
因此,在座的婆罗门高级僧侣与其说是僧侣,倒不如说是依附于寺庙的高级贵族,每个人都拥有至少数百亩的土地和百十个为自己耕作的奴仆,此外,每个寺庙周边的村庄都必须一定量的少女进入寺庙成为庙妓,表面上这些少女嫁给了神或成了神的侍,但是命运可想而知,她们将成为寺庙所有僧侣的性伴侣,直到年老色衰时才会被赶出去。因此,若说这些婆罗门的僧侣是信徒,倒不如说他们是世上最凶恶最无耻地贵族。
沉默的大多数暗暗松气,庆幸的是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同样也保住了他们的巨额财富和田庄,这才是最主要的。在激辩过后,维护传统的少数僧侣很快被指为异类。
付德烈在大多数僧侣鼓励的眼神中站了出来,指着一小搓异类颐指气使的宣布了他的决定:“你们已经背叛了神,我现在宣布,取消你们婆罗门的资格。”
世上的权利斗争一概都是如此,所谓邪不胜正都是空谈,为了保住印度教和他们的特权,只能将这些原来地‘同伴’清除时,大多数僧侣都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