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兴为什么要建立大规模的骑兵建制呢?难道骑兵一定就比步兵有战斗力吗?当然不是。
从战术角度来说,骑兵对步兵并不具有绝对优势,步兵战法得当,也可以令骑兵有力没处使。
不过是重骑兵还是轻骑兵,面对敌人盾牌和长矛排成的方阵和阵前的鹿砦加上步兵方阵背后的强弓,是没有一点办法的,也只能靠下马去推倒鹿砦并跟步兵去拼命,骑在马上等于是等死。但下了马,他的长兵器就没用了,抓起短刀跟带盾的步兵方阵去拼命,则是找死。
不要小看了步兵方阵的长矛。秦朝时的长矛长达九米,而到宋朝时,世界各地的步兵方阵的长矛,标准的是两点五米,专门对付骑兵的一般在五到七米。帝国西征时的长枪就有六米。象这种专用的长矛,得两个人使。这种矛在用时,尾端支在地上,前方的士兵负责瞄准,不用出去刺敌人,只瞄准冲过来的骑兵就行了。
那么有人问了,即然这样,还要骑兵干什么?
但正在行军中的步兵或没有排好方阵的步兵遇到骑兵,那可就是灾难了。骑兵的威力就在于速度,四条腿的骑兵比两条腿的步兵走得快。骑兵可以千里迂回,步兵则做不到。决定战场胜利的往往就是时间,而赢得了速度,就是赢得了时间。战场上,骑兵对步兵,往往不会正面对决,而是打你一个冷不妨。让步兵进退不得,等你熬不住了,那就开始屠杀了。
所以步兵行军时最常用一字长蛇阵。就是队伍呈“之”字形行军,就是说,队伍不是朝前走的,而是向斜前方走,先向左前走,走一段再向右前走,跟蛇一样往前扭。这样做的好处是尽量缩短队伍长度并能首尾相顾,遇到敌人可以迅速结阵。虽然这样会多走不少路,但却可以防止被骑兵屠杀。
特别是在草原,广阔的大草原,步兵只有挨打的份。一来步兵补给困难,二来草原广阔,走路就得累死步兵。还的提防骑兵的突然袭击。骑兵与步兵打仗,主动权都是在骑兵的手上,步兵永远是被动防守。
为此,赵兴大规模地建立骑兵建制,就是要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当然骑兵也不是那么好练的,不懂得如何运用骑兵以及发挥骑兵的优势,回避弱势,就不算骑兵,而是骑马的步兵。赵兴在李家马场训练的一支黄金火骑兵,从装备到战马,再到骑士,不可谓不精锐,但是在渤海湾一战,就被打残了,只剩下了三千人。不仅仅是将领指挥不到家,而是骑兵没有用对地方,士兵还没有从心理上成为一个骑士。
长达五年的游牧,就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