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古今之分,代入感较强。确实,这麽做必须偏离中医最精华的部分,也就是辨证论治,但是即使西医也是如此的,美剧很多医疗剧,一样把重心分放在各种病症之外的冲突上,不会去主攻医学理论的。
还有一个就是中医生活化的部分,毕竟中医发展太久,其实本身融入文化很深,很多名词、成语、人们的生活习性都来自中医,主角可以试图把其中好的部分但宋代还未形成者作推广,或者坏的部分纠错,现代读者一样会有代入感。
再就是武术、军事与医学的关连性,前者可以写到神秘的江湖,後者可以写到国家兴衰。
最後就是透过中医知识,应用在影响情志甚至性格的部分,也是很适合用在小说当中的。
无论如何,主角终究是个人,他有他的恩怨情仇,差别在於他能应用中医的手段来处理他的恩怨情仇,比如徐公子的地师,好看不在於江湖或奇门手段的精深,而在於应用这些手段达到常人不能及的目的,我想中医在这方面的情节创造比一般的历史小说还有很多开发的空间。
故事手法方面,我觉得还是要跟随一下网文的习惯节奏,一个性格有点毛躁的主角,放在一个高压冲突之下,冲突来自於读者比较陌生的知识,却花了几十章来加压,这套组合拳在网文的领域是比较不利於阅读感的处理方式。
建议:让主角尽快成熟起来,中医应用的情节更加灵活化,尽快树立更多的对手(不一定是中医方面的),感情方面不一定要波折,但应多点曲折...如果时间允许,主张力从理论到其他新张力的转换希望能细腻一点。
对我而言,沐铁不写刑侦故事的痛,只能用沐铁写的中医小说来弭补,反之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