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他叫李重润,是庐陵王李哲的嫡长子,家中排行老人,故这些少年人便都唤他作二郎。因他身份尊贵,且为人豪爽,这群少年人都以他为尊。
李重润猎到这鹿后就心满意足了,随即招呼着众人返回。
回到房陵县后,李重润抽出佩剑,削下一鹿茸角递给了一个同行的少年:“李焕,这鹿角给你母亲带回去。”
那被唤作李焕的少年年纪比李重润更小一些,他看了看李重润递来的鹿角,却没接。
“拿着。”
李重润见他如此,直接把鹿角扔到了他的怀里。李焕就只好接了,看着这鹿角,他有些哽咽道:“二郎,谢谢。”
“自家兄弟说这个做什么。”李重润说着,瞪了他一眼。
接着,他又剥下鹿皮,取了另一只鹿茸角和两只前腿后,对着其他人道:“剩下的,你们分了吧。”
大伙见都有份,纷纷喜笑颜开,各自取了些鹿肉、不一会,这肥大的梅花鹿就化作了一堆白骨,而这些少年也就散了,各自回家。
李重润的家是在房陵县内的别宫,而杜泽的家也在这别宫的附近,因而两人便结伴而归。路上说说笑笑,很快两人就到了这别宫附近。而此时在这别宫外,有一支马队正停在那。
“二郎,好像朝廷里又派人来了。”
杜泽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而且这一幕已发生过许多次了。剑南是个缺马的地方,只有从朝廷来此传旨的人才会带如此大的一支马队。李重润闻言点点头,他在心中盘算着日子,这一天终究到了。
和杜泽分了手,李重润一个人朝着别宫走了过去。
庐陵王李哲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时候正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哲有过多的制约,所以李哲在房陵的物质生活甚好,这别宫自然是修建得极其奢华。
《房县志》中收录的贡生汪魁儒的词赋中可见一斑。
他在赋中写道:“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
而生活于此的都是陪同李哲流放而来的,其中有李哲的嫔妃、子女,还有近臣、侍从,共三百余人,可以说李显现在的生活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