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于是大瓷国雾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早在去年毕业之后就考取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有证。”
“那就好,那就好。”
陈启生还想排挤李淳于在外,没想到他有证,也就作罢了。
“那我们谈谈股权比例划分。。”
见达成初步意向,李淳于开始就合同的问题跟陈启生慢慢细谈起来,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由序幕出版社提供出版资源及五十万资金占刊物三成股份、金震东提供创办资金五百万占六成股,至于李淳于是融资人,空手套白狼占一成股份。
在一连三天合同细节敲定结束,李淳于立刻打电话给金震东转达商议结果,并传真一份合同样本过去。
不出半天时间,金震东就作出投资决定。
当天中午,金震东开着一辆千万元跑车来到金山小区寻找李淳于,由他向陈启生正式引荐,因此三人难免又到星月茶楼包厢就坐下来商谈。
商谈的内容无非就是确认投资细节、岗位负责、收益比例、办公场合、创刊名字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个小时多过去,详细商谈确认后,陈启生携带李淳于与金震东等两人回到出版社办公楼,正式向他们二人引见天州序幕出版社的法人代表、社长冯超。
冯超是一名五十出的南方人,戴着一副老花镜,有点文人气质,他一发现李淳于与金震东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顿时有些意外地打趣,“真是应了那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冯社长过奖了。”
李淳于要搞的不过是网络小说杂志刊物,这跟传统文学不一样,倒有自知之明,“我们这些年轻人,无非就是小打小闹,还希望冯社长今后多多提携。”
“这年头,还有这么谦虚文化人,难得,难得。”
冯超笑着点了点李淳于,又跟李淳于晃了晃手,紧接跟金震东也晃了晃手,又寒暄几句客套话。
随后,在冯超邀请之下,众人移步到会议室。
在序幕出版社的法律顾问王伟见证之下,冯超代表序幕出版社与金震东、李淳于等人分别在商议好的一式三份的投资约定合同正式签字。
由于创刊传闻不是什么秘密,在签字时候,序幕出版社的员工可谓把会议室大门给围堵得水泄不通。一来是想确认传闻,二来想看看投资大老板是什么人。
“不可能,不可能。。”
一名打扮花枝招展年轻女编辑目睹会议室后,双眼呆滞地呢喃起来,又不可置信地摇了摇边上一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