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章 乡村银行(3 / 6)

官商 更俗 4936 字 2021-06-05

,两千元的贷款还能做些事情,到现在,农户想做点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副业,两千元根本就不够。目前扶贫社向社科院争取,实行‘十户联保、一户使用’的妥协政策,使得贷款上限放宽到二万元,但是相对农业项目的规模来说,两万元还是不足够用,不能摆脱周书长所说的‘只能脱贫、无法致富’的格局……”

周密心里真感激李季,借着他的话说:“李博士说的对啊,就拿果疏保鲜库来说,县里向农校的教授咨询过,建立两三百吨储藏规模的保鲜库,就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林果产销旺季价格低,淡季价格高,利用保鲜库,调整供应量,哪怕每斤多产出两毛钱的效益来,三百吨的保鲜库每年也有十多万的收益,不过三百吨的保鲜库投资要三十多万,不是普通农户能承担的,就算有些农户有些眼光,也筹不到这么多的资金。顾皓在新竹乡建果品厂,我就想,全县要是能有十座这样规模的储藏基地,就林果一项就能给全县的农民每人每年增加好几百元的收入。”

林泉说道:“确实如此,扶贫社的放贷限额确实需要往上调一调,”林泉侧过头问李季,“若成立乡村银行,上限可以调到五十万,结合国内的情况,需要一个逐渐的过程,目前调到五万左右是适合的,拿周书记举的例子,每户可贷五万元,六家农户合作就能建一个三百吨的果疏保鲜库,加上种植、运输、销售,就算一家小型的果品企业……”

周密只当林泉借此转移话题,倒不想继续讨论下去,免得太唐突了客人。丁向荣看在眼里,晓得周密与林泉的思路有根本姓的差距。周密只局限于滦县一地,只希望为滦县拉来尽可能多的投资,而林泉却关注一种普遍的解决方案,不仅仅适用于滦县,还要适用于中西部广泛的未脱贫地区。

林琴南先生近十年来一直主持的小额贷款项目研究,绝不仅仅是要在滦县成立一家扶贫社,而是为筹建全国姓的乡村银行探索出一条道路。不仅从运营体制上,融资渠道与规模上,还要突破国内金融机制的重重障碍。

国内有好几十家小额贷款试点项目,但是规模都不大,总规模不到两亿,受益范围只局限于一隅之地,受资本金限制无法开展更多的金额业务,受益人群也相当窄,对于国内的现状无疑于杯水车薪。但是规模一直无法壮大的最大瓶颈还在于政策和法律层面。小额信贷组织无法确定合法身份,严重影响组织发展,又没有融资渠道,影响了机构的筹款。按照央行的要求,小额信贷试点公司‘只贷不存’,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只能运用‘来自几个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