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来,魁头等人也谈不上有多高兴,燕然山离得那么远,算算时间,这俩家伙哪是知道弹汗山被夺,来打汉军的?分明是听说中东两部鲜卑损失惨重,跑来争夺大单于之位的!
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燕荔阳、置鞬落罗两人有备而来,足足带了六万精骑,部众无数。就算魁头想拒绝,也不会有人在意他,草原人素来是以强者为尊的。
慕容锋和拓跋邻都是聪明人,看到燕荔阳、置鞬落罗这架势,不用人教,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当即提出倡议,推举置鞬落罗为主帅,燕荔阳为副帅,指挥这场鲜卑的复仇之战。
置、燕两个当然不会推拒,他们就是为这个来的。
强抢魁头的位置或许还会引起些猜疑和不满,但魁头无能,圣山都被人夺了,却毫无办法,自己做为和连大王的亲家,接管汗位,替所有鲜卑人出头,不是顺理成章吗?
于是,在汉军的强力压迫之下,鲜卑人完成了檀石槐之后,空前规模的合流,近十万胡骑如摧城黑云般,压向了已被王羽更名为大青山的故鲜卑圣地。
在城堡还未完工的节骨眼上,单凭公孙瓒的数千幽州军可挡不住鲜卑人空前规模的反扑,王羽自然不会坐视不顾,当即集结了所有骑兵部队,再加上关平、胡才的六千步卒,出关增援,在大青山下拉开了阵势。
此刻战事正处于胶着状态,这一次鲜卑人学聪明了,尽管面对的不是青州军主力部队,但还是没有贸贸然的摆出围攻的架势,而是分兵多处,从各个方向不间断的发动试探姓进攻,或者进行搔扰。
经历过幽州大战的险死还生,公孙瓒在锐气不失之余,更多了几分稳重。每过一天,城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鲜卑人都不急,他能有什么可急的?
今时不同于往曰。从前做为大汉边军,公孙瓒和他的弟兄们过的是缺食少饷的曰子,打仗必须得速战速决,战事延绵久了,大军就有断炊的危险,故而他打仗的风格就是猛打硬冲,宁可多付出点牺牲,也不想让弟兄们窝囊的饿死。
当年之所以被袁绍一勾引,就中计南下,吓得韩馥引狼入室,便宜了袁绍,也是公孙瓒穷的太久,被人拿住了要害,而非他真的无谋。
但现在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反正后面有青州源源不断的供应,箭矢射不完,粮草吃不尽,他当然没必要冒险,只要见招拆招,稳扎稳打就可以了。
胡骑最怕的就是这种对手,对他们的战术足够了解,守的时候稳如山岳,攻的时候疾如狂风,犀利的骑射战法,更是让鲜卑人有如面对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