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追出一段就发觉不对劲了。
沿河的营砦和后营之间相隔近千步,这段距离看似平坦,其实却是另有玄机。那些败兵走出一段,便在地上掀起一些木板来,露出下面一段段的壕沟。除了这些纵横交错的壕沟之外,还有不少陷阱,太史慈踩上了一个,还好收脚够快,不然可就阴沟里翻船了。
发现有陷阱后,太史慈喝住了身后的亲卫,一个人追了下去。
光凭他自己,当然不可能追杀到多少人,或是再攻破一座营砦。不过,他这次渡河的主要目的,本来也不是攻克虎牢关,只是要尽量摸清楚敌军的防御布置。
他在西岸大战,王羽在高处观敌,对敌军的调动部署也是一目了然,对攻关的难易程度就能得出相对准确的评估。
历史上甘宁百骑踏阵,除了振奋士气之外,未尝不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要是真的发动主力大军攻过西岸,最后发现看似平坦的地面上荆棘处处,寸步难行,到时候不就进退维谷了吗?如果曹艹再率领主力大军及时赶到,那就变成一场灾难了。
既然是试探,他当然要尽量冲得远些。
反正他艺高人胆大,知道自己单骑冲阵,若是曹军拿不出反制的办法,多少会影响到士气,而这种人造出的复杂地形上,又展不开大军围攻。若能趁机将某个曹军大将吸引出来擒杀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太史慈的心思瞒不过王羽,同样也瞒不过夏侯敦,但后者却也无意放任太史慈在阵前耀武扬威,直接派出了最得力的干将出马。
太史慈枪戟合璧,曹军出战的大将却是双手持戟,一看那造型,王羽就认出敌将的身份了,不是太史慈的老对头典韦又是哪个?
太史慈离得近,看得比王羽更清楚,一见出来的是典韦,也是大喜过望,大喝一声就冲了上去。他被世人誉为是青州第一猛将,追随在王羽麾下,可谓所向披靡,唯一一个没能拿下的对手就是眼前的典韦,本以为单挑的机会不会再有,未曾想却在这里碰上了。
太史慈兴奋,典韦又何尝不是对此战期待已久?
在太史慈过桥冲营的时候,典韦就一直在请战了,但夏侯敦却始终不肯答应,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沿河的几座营砦先后失陷。典韦本以为没了机会,却没想到在两军脱离接触后,竟然有了个单挑的机会,他自然也是喜出望外。
两大猛将迎头撞上,两对兵器挥舞如风,恶狠狠的碰撞出了满天火花,一场龙争虎斗就此展开。
王羽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但他也乐得看一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