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六十五章(2 / 3)

袁氏三国 宁辰2008 2193 字 2021-06-05

”,第六名称为“亚魁”,剩下的都称为“文魁”;会试于乡试考毕的第二年二月份举行,故叫“春闱”,取中者统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式名义上由天子亲自主持,分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就是大家熟悉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这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有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袁斌设定的科举制度,只考两级,第一级叫“初试”,也是每三年一考,只考儒学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左传》、《诗经》、《尚书》、《易经》、《孝经》、《论语》、《尔雅》、《孟子》),为什么要考儒家经典?因为儒家经典在教育大家如何做人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通过这次考试,要选出一些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操守(四有新人?^_^)的人来,这是做官的基本条件。

第二级叫“复试”(也可以叫做“专业知识考核”),你报了哪个部,相应的考核哪类“专业知识”。

比如,想考户部的,就要精通《汜胜之书》(西汉汜胜著,是本农书)、《四民月令》(东汉崔寔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等。

想考刑部的,要精通历朝历代的刑法律令,章册典籍。

想考兵部的,要考各家的兵书战策(如《孙子》、《吴子》、《六韬》、《三略》等),还要学会地图的测量与绘制,掌握《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等等,还要掌握“制图六体”的方法。

想考礼部的,初试成绩极优异者,可酌情免试;其余的人要再考《三礼》(《周礼》、《礼记》、《仪礼》)和《孝经》。

想考吏部的,也是初试成绩极优异者,酌情免试;其余的人要再考《大学》和《中庸》等书。

想考工部的,要通过一些建筑、绘画、雕刻等所谓的杂学。

这些人通过考试后,要到吏部报道,由吏部负责按本人的“志愿”进行安排,然后适当进行“调剂”^_^。

袁斌先任命了刘馥为户部尚书,仓慈、郑浑、温恢等人归刘馥管辖,等通过科举选拔出来人才后,再充实到户部。以崔琰为吏部尚书,因其为人正直,公正无私,故尔袁斌把官员任免这样的人事选举大权交给他。以审配为兵部尚书,逢纪、许攸、辛评等副之。以臧洪为刑部尚书,以陈震为礼部尚书,以王修为工部尚书,先把大的架子搭起来,等到选拔出第一批人才后,充实到各部,一切就算是步入正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