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生物流订单26万。
彼时,淘B、淘B商城,也就是T猫前身的平台效应仍未显现,26万的订单量并未对快递企业造成压力,对于刚刚摆脱“黑快递”身份的民营快递企业来说,恐怕不会想到日后的命运将会与这个大客户紧密联系在一起...
但是作为平台的啊里却很不好受。虽然五千多万的成交额,但是平台系统差点崩溃啊。
电商、购物节、海量的快递发货单数,这也就海量的数据计算和存储,而这时候,啊里的云计算可还没影呢。
2009年的我国,虽然已经加入 WTO,还把去年把国际友人请来热热闹闹地开了一次奥运会,但在科技领域仍然是个标准的“三无”国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自己的芯片,同样没有自己的计算力系统。所以,购买国外成熟的设备和系统,几乎是 BAT 和所有大企业的唯一选择。
国外的东西,无外乎“IOE”这三样标配:
“I”指IBM,服务器提供商,他们提供的服务器俗称“小型机”。
“O”指Oracle,数据库提供商,他们的软件是著名的“甲骨文商业数据库”。
“E”指的是EMC,存储设备提供商,他们提供的是“集中式存储”。
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都脱离不了这些IOE。
国内第一个搞这个的是啊里,去年就开始搞了。
2008年,在啊里的IT架构中,T宝和ZF宝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 IBM 小型机、Oracle 商业数据库以及 EMC 集中式存储。
用户激增,数据越来越多,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半之间,服务器的处理器使用率都会飙升到 98%。离爆棚就差两个百分点。
啊里就像赛道上的跑车:速度飞快,但引擎已经发红,再踩几脚油估计就要冒烟,后果不堪设想。
可能马清扬自己都没有想到,阻碍啊里增长最迫切的阻力不是商场上的博弈、不是政策的变化,而居然是 IT 基础设施的瓶颈。
怎么办?花钱继续买服务器和软件啊!
这话听上去没错。但是有两个小问题,一个问题是太贵。
那时候小型机价格大概是从几十万到百万人民币;商业数据库软件费用差不多几千万,外加一大笔维护费。
另一个问题是不好用。
啊里在08-09年的时候,业务增长速度实在太快。每年都是十几二十倍,IOE 虽然都是米国公司,但事实证明有时候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