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召天下,战殁者子女,年少者全部收拢进羽林军,勿论男女,家眷守节者每人每年补贴粮食300斤,盐十斤,耕牛一头。改嫁者增细葛布五匹,驴一头。子女成年者,每户增驴一对。”皇帝在自家大车中慢慢读着吴越太上王的临别赠言,“勿使天下军属有遗漏,人出其身报国,国当出其财资民。勿使天下怨恨,收拢天下亡孤,虽贼寇子嗣,同视之。勿使野有鳏寡,各配婚姻家财,以稳国家基石。勿使盗匪留恋山水,招募以安地方。勿使老弱不得供养,残破之家皆须笼络。”
“太上王大德。”皇帝闭眼想准备怎么办,天下一统,这天下还不安呢。
历来中国也好世界各国也罢,都不怎么把战殁的军人家属放在心上。中国属于中间,但是那些心酸的事,多不胜数。国家没钱,也不能给多大资助。但是国家有钱了,还不能资助,那就太说不过去。
家属也不是非要那一笔抚恤,这个钱不过是区区十来年生活费罢了。真正照顾这些家属,就需要安排岗位,不让家属没得事做赚不了养家的钱,也不能让军人子女不得教育,在乡下做个白丁埋没。
吴越太上王杨晨毓的思路是,老婆儿子给工作,孩子幼小就送羽林军,有老人的给补贴。真正能帮忙的还是一个工作一个教育,养家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孩童幼小,没了父亲难免给人歧视欺压,全部收拢进羽林军,至少国家能照顾好这些孩子,对家庭也是减轻负担。
当然这些也是学汉武帝做法,只是更进一步。这样好处也有,羽林军会成为比较铁杆的保皇派,使得天下宵小不能成功。军队对皇帝会更加忠诚,皇帝也能更好照顾军队。
“前面就是寿春,吴越在这里已经办理移交手续,现在是大汉的郡府。官吏还是原来那些,寿春安顿比较早,现在可以算南方米粮仓。”皇帝老公小猪虞彘这么解说。
吴越军接手的寿春是一个残破小城,现在还给大汉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城。周边的农产品都在寿春交易,寿春自己的手工业也长足发展,同时还是向南方贸易线路的中转站,也是大汉国江淮间重镇。不过接手后,大汉也没往这里塞多少兵马,毕竟北方危险更大,所以寿春只有正规军一个营部,营是2千人编制,属于还没改革的旧有编制,不过这个营可是从寿春到荆州一线唯一的大汉军队,寿春其实只是一个曲200人马而已,一个军侯看守这座大城。当然南方更多的城市压根就没得军队驻守,郡府才有像样的军队。这个寿春还有郡兵乡兵几百到上千不等,这还是要看农业时节。农忙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