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章十六笼络(2 / 6)

骡行天下 Kalasiki 4892 字 2021-06-05

一些,农闲时多一些。这些义务兵也就看守下,威吓盗匪用。官军200人其实也是足够了,200人足够去斩杀上千的造反流民和贼寇。历史上刘备也好,还是不知名的小校也罢,都只有数百人就能斩杀数千上万的贼寇。汉朝正规官军的战斗力一直是很强的。

最搞笑的是,这两百人的官军一样在城外有大片的屯垦地。足够三个营吃的良田有些难为这200人的官军。官军人少种收都不易,所以农忙时节,强制城内非务农的手工业服务人员参与军屯种植和收割。当然也是付给粮食做补偿。

军屯的制度谈不上不好,也不能说好,但是确实给各地驻守部队解决了粮食问题。也给大军调动减轻人民负担。各地军队都大量囤积军屯出产粮食,使得军队调动不须原来那么辛苦。缺点是万一有人造反就比较麻烦。

大汉的做法,校尉就是管理一个独立战术单位,也有防止造反的意图在内。历史上基本都这么办,只有那些不这么办的朝代比较麻烦。满清时更是缩减到千把人的样子,以便更好控制。吴越的做法也是如出一辙,2500人一个军团,军团长等同于2000人的校尉。为啥从原来的5000人部队削减到2500人,还不是怕人家造反。2000人的话其实稍微有些困难,尤其是对仗北方游牧民那种集团抢劫。所以用2500人的编制以便更灵活处理这些麻烦。古代一个好的将领,带兵五百左右,一般凭借城墙能很好防守十来万游牧民的进攻。当然这个是唐以前,在大汉人的攻城技术没传到蛮夷那块去之前。这也是吴越太上王对各国实行种子技术人员封锁的原因之一,不想让潜在对手变强。

万年拉开窗帘,现在用的不是沙,而是来自西方的蕾丝编织,不过技术上,中国人更加喜欢用钩针,而不是小线棒来回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不是真正蕾丝,而是类似于中国人常做的钩针活,当然也有些蕾丝编织在内。毕竟这也是来自西方的技术,有保留,也有创新。

这个窗帘的好处在于向外看能看清,外面往里只能看个模糊大概。万年望向那高高土城,看来这寿春也是安逸了好久。

其实不然,寿春的夯筑土城墙不过是吴越军顺手之举,和更南边吴越本土的各地砖石墙差老多。吴越由于气候的原因,夯筑土墙是不可能建造得很大。只有在这江淮间才是土城强最南边分部,再往南是不行的。

最好笑的是寿春郡守大概吃错药,居然把城墙给染成大红色来取悦皇帝。汉崇尚红色,故而汉室多用红黑二色。城墙上还高挂横幅,皇帝陛下万万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